“老小孩”穿新鞋过大年

2020-01-17 09:35:01来源:新华网编辑:王了张丽娜、王靖

  2019年12月9日,刘广云(左)和丈夫刘玉杰在家中展示两双新鞋。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16日电 题:“老小孩”穿新鞋过大年

  新华社记者张丽娜、王靖

  对新年的期盼,莫过于孩子和老人了。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乌鲁布铁镇红旗村有个“老小孩”刘广云,收到老伴刘玉杰送的新鞋,高兴得逢人便“推广”她的名牌鞋。“好看、暖和、走路不滑。”她从柜子里取出包装盒慢慢打开,这双厚底、亮面、内衬绒毛的蓝色老年鞋,就是老伴听电视广告的宣传,专门到街里买来送给她的。

  刘广云摩挲了下新鞋,掸了掸鞋底上的土。前几天她试穿了下,但怕干活弄脏了,屋里屋外走了两圈便脱了下来。“一定得等到过年那天再正式穿,衣服也要换换。”说话间,她把鞋盒再次放入了柜子里。 73岁的刘老太太,此时像个七八岁的孩子似的,盼着春节早点到来。

  2019年12月9日,刘玉杰在家门前展示旧鞋。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什么过年礼物才能打动你的心?恐怕大多数城里人,好久没有心动过了。而对于一个刚刚摆脱贫困的家庭来说,拥有一双心仪已久的新鞋,就已足够激动和温暖。

  刘玉杰也奖励了自己一双新鞋,他可等不及过年再穿,买回来当天就淘汰了露脚趾的黄胶鞋。养牛很辛苦,这两年他穿烂了七八双像这样的黄胶鞋。

  屋外白雪皑皑,屋内灶火烧得正旺,老两口盘腿坐在热炕头上忆苦思甜。

  老太怼老汉:“跟你受了大半辈子穷!”前几年家里住的土房四面穿风,洗脸盆里的水能冻成冰坨,走几十公里也舍不得花一块钱买车票。

  老汉回怼说:“谁不想过好日子,可这么大岁数了,没有体力,没有本钱,也没有思路,能有啥办法。”

  2019年12月9日,刘广云(后)和丈夫刘玉杰在牛棚中给牛喂食。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我当时跟他说,等我没了就给我烧个纸房子吧,到了那头再享福……”老太用袖子抹了抹眼角。

  2014年,他们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没花一分钱搬入30平方米的易地搬迁房。之后,通过菜单式扶贫,他们自主选择了养牲畜,政府利用产业扶贫资金帮他家买了1头牛。可是,起早贪黑养了几个月,老汉动了歪主意,想把牛卖成现钱。

  驻村干部们赶忙来家里做工作,教技术、做指导,扶“智”又扶“志”。最终,老汉卖牛的想法打消了,大牛下小牛,小牛长成大牛,牛棚改成了牛圈,6年下来前后饲养了15头牛。政策好,人勤快,2017年他们家顺利脱贫。

  年前,刘玉杰和刘广云卖了5头牛,收入了5万元,3万元用于买饲草料,2万元存进了银行,老两口破天荒地有了人生中第一笔存款!

  2019年12月9日,刘玉杰在牛棚中查看。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脱贫的日子需要仪式感。“电视上天天嚷嚷老人鞋好,今年过年,咱俩也犒劳犒劳自己,一人买一双,得花三四百元钱。”老汉跟老太商量着。换作以前,说到花钱买穿的,老太肯定一百个反对,这次她意外地点了点头。

  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呼伦贝尔市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旗。2011年被列为国家级贫困旗,2017年被列为自治区深度贫困地区。伴随着脱贫攻坚步伐,鄂伦春自治旗贫困发生率降至0.018%,全旗4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2个行政村通路、通水、通电、通网,有新学校、新医院。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