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华东政法大学一位教授反映,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宪法学》(第二版)内,竟设置了多个二维码收费点。“一本47.8元的教材,中间设置46个收费点,每个收费点3元,总共138元”。教授表示,这实际上属于“隐形消费”,学生使用教材是支付了教材费的,但阅读这些内容又得额外加钱,显然是“挖空心思收费”。此事引发舆论关注。
对此,高等教育出版社回应称,“拓展阅读”部分的资源对于新书用户都是免费的,只需输入图书封底处的防伪码即可,设置二维码的初衷是为了防盗版,“一本书只能绑定一个手机号,二手书可能就绑定不了”。目前正在与技术部门联系,协商后期如何完善这方面情况。
高等教育出版社社会责任部工作人员则回应称,如今在出版行业内,书内附上二维码,有拓展的资源,也较为常见。针对此次争议内容,出版社方面将对外发布情况说明,回应此事。
此事也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扩充知识,还节约教材体积,挺好的。
也有网友认为:教材不应这样。
对此,新京报社论指出,教材是商品,但同时也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承文明、构建主流的重任,被社会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期待,因而也是一种公共品。这也决定了,评价一本教材的水准和价值,不能只看重销量这样的商业效益,也应该关注其社会效益。
法学教材中有46个付费二维码,你怎么看?欢迎来聊!
综合:华商报、都市报道、新京报、网友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