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新路子保护中华民族母亲河——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2018-05-02 21:00:23来源:新华网编辑:陈乐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 题:绿色发展新路子保护中华民族母亲河——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高敬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这为今后长江经济带发展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更好保护中华民族母亲河。

一定要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这几日,武汉北湖污水处理厂建设工地热火朝天。这个污水处理厂承担着大东湖地区污水集中处理工作,近期建设计划日处理污水80万吨,远期达150万吨,服务约130.35平方公里、248万余人。

这个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将有效改善大东湖地区生活污水排入长江时的水质,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武汉市落实长江大保护的生态工程。

水,是长江的灵魂。长江水质关系着沿江近4亿人的生产生活。同时,长江流域也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宝库和生态安全屏障区。眼下,沿江省市正在掀起一场保护长江水质的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定要保护好。

“生态兴则文明兴。很多文明的消亡,都跟河流有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说,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非常关键的一道生态防线,其生态环境保护事关中华民族发展大局。

2017年,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已经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印发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全面部署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沿江31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490个环境违法问题已经完成清理整治。

近些年,通过沿江化工企业搬迁、码头整治、黑臭水体整治等措施,长江干流水质持续改善。来自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与2013年相比,长江经济带9省2市2017年好于Ⅲ类水的水体比例提高、劣Ⅴ类水体比例降低,水质改善情况好于全国平均状况。

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继续恶化下去

从4月24日起,江苏省将对沿江8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共抓大保护交叉互查环保联合执法专项行动。

历经几十年的开发建设,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碎片化等问题比较突出,流域系统性保护不足,长江流域的生态功能受到一定损害。同时,长江流域污染排放总量大、环境风险高、环境承载总量不堪重负,部分区域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尖锐等问题依然存在。

对长江经济带目前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有关方面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专家指出,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强调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富有创新的发展,告别之前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流域首尾相顾、共同发力、共同作为,共享成果。

“要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常纪文说,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双赢。这就要求沿江各地在产业发展中,不管是工业、农业还是现代服务业,都要坚持生态优先,产业要符合自身发展,还要符合流域定位、符合互相协作等要求。各地要通过错位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今年2月,我国多个部门联合启动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奖励政策,到2020年,中央财政拟安排180亿元促进形成共抓大保护格局。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签订了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江苏省、浙江省、重庆市部分市县签署了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这是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机制建设的具体实践。

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务之急是刹住无序开发,限制排污总量,依法从严从快打击非法排污、非法采砂等破坏沿岸生态行为。

今年年底前,我国将完成长江经济带县级及以上城市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并通过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减少入江污染物排放。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我国将扎实推进长江保护修复,加快推进沿江生态岸线改造,因地制宜建设滨水绿带,在重点排污口下游、河流入湖等区域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提高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实施洱海、洞庭湖、鄱阳湖等重点河湖湿地保护修复。同时,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推进节水优先,完善水量调控,开展闸坝联合调度,保障生态用水需求。大力保护江豚等长江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生态环境部还将推动组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不断创新完善科研组织机制,强化需求导向与成果运用,为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