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成立以来,中非合作论坛已经发展成为中非合作的响亮品牌,也成为引领国际对非合作、提升南南合作的一面旗帜。中非如何在更高质量、更高水平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人们普遍对即将于9月3日至4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寄予热切期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内专家学者认为,着眼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制定中非合作朝着更高水平迈进的新路径,奏响中非人民心手相连亲如一家的新旋律。
为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开辟广阔空间
“习近平主席关于‘中非历来是命运共同体’的论述十分准确地点明了中非关系的历史与未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双方有着类似的历史境遇和现实渴求,命运休戚与共。”中国前驻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埃及大使安惠侯认为,长期以来,中国给予非洲无私援助和支持。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巨大发展成就,非洲国家更希望借鉴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治国理政方略。在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势力抬头的背景下,中非合作有利于双方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实现互利共赢。相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为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开辟广阔空间。
中国前驻苏丹大使李成文认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中非关系史,就是一部朋友兄弟间心心相通、命运与共的历史。尽管当今世界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国际形势动荡多变,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更是中非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呼声。在中国打破西方封锁制裁的斗争中,非洲兄弟与我们休戚与共,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在脱贫致富共同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为非洲送去了新发展理念,拓宽了非洲国家脱贫的动力源。中非新时期合作顺大势,得人心。经过几代人的精心培育,今天的中非关系已成参天大树,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李新烽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中非关系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前提和条件,也注入了强劲动力。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非洲也得到了中国更多支持。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8年来,中非关系进入全面、稳定、健康、迅速的机制化发展轨道,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成果丰硕。中国与非洲有相似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奋斗目标。作为中非关系机制化的发展平台,中非合作论坛与“一带一路”倡议双轨并行,共同推进,为中非合作提供了广阔平台。中非合作论坛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提供了深厚的民意土壤。
“此次峰会将出台新的促进中非合作务实的举措,并加强战略对接。战略对接将为中非合作之舟的航行指明前进方向。”李新烽表示,把“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国家的发展战略进行对接时,要针对每个非洲国家具有的不同特色与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的战略对接,满足不同国家的不同需要。这样,“一带一路”倡议为非洲国家的发展提供的动力就会更足。
将在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中非关系的内涵
“中非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在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中非关系的内涵,为中非合作提质增效。”外交学院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旦说,把“一带一路”倡议同非洲各国发展战略更好地结合起来,将给非洲发展带来更大推动力。比如,人文交流是中非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峰会前后,中非双方将举办14场分论坛和配套活动,充分体现中非合作的全面性和多元化趋势。峰会将进一步推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多项合作举措,鼓励中非人民更多参与其中,深化中非人民相知相亲,为中非关系发展提供更充沛甘甜的“源头活水”,使中非友好永续推进、薪火相传。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亚非合作中心执行副主任曾爱平表示,中非合作历史久、范围广、领域多,内容丰富,成果丰硕。近年来,中非合作走向深入,以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为代表,涵盖各个领域。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继续聚焦非洲的发展,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电力能源、工业园区建设等,这些既是双方合作的重点,也是非洲国家亟待发展的领域。中非合作有利于非洲打破发展瓶颈,为非洲在人才、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中非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将要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涵盖和平与安全、人文交流、发展等各个方面,是中非合作深化的体现。
曾爱平期待中非在治国理政等方面展开更加紧密的交流。他说,中国与非洲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有很多共同点,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为非洲国家提供借鉴,比如,执政党制定国家发展规划并予以落实,高效的政府、可预期的政策以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建设工业园区等。中非政党还可以开展更多交流,这将有助于非洲更好发挥“后发优势”。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温故知新、继往开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将绘制中非合作新的蓝图,出台更具针对性的中非合作举措。”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表示,中非合作有稳固的民意基础,共同利益不断扩大,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本报记者 张朋辉 邹 松 暨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