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在国际舞台上多次引经据典,阐明中国主张、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理念和实践上不断创新,推动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得到历史性提升,为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指明了方向。让我们一起重温习近平主席讲过的话、用过的“典”,从习近平外交思想中体会中国行大道、利天下的外交特色。
【谈全球治理】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我们回顾历史,是要以史为鉴,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2018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的动荡之上,他国的威胁也可能成为本国的挑战。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把。“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各方应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
【谈世界经济】
同舟共济
望着广袤无边的大海,我想到了“同舟共济”这个词。让我们握稳舵盘、把准航向、齐力划桨、乘风破浪,共同驾驶着世界经济的大船驶向更加美好的彼岸!
——2018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发展之路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世界正处在快速变化的历史进程之中,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更深层次的变化。我们要洞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找准方位,把握规律,果敢应对。
——2017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
常言说,小智治事,大智治制。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演变,全球经济治理需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平等为基础,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新现实,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2016年9月3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谈合作共赢】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让我们坚持开放共赢,勇于变革创新,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义利相兼,以义为先
中国人讲究“义利相兼,以义为先”。中非关系最大的“义”,就是用中国发展助力非洲的发展,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我们要充分发挥中非政治互信和经济互补的优势,以产能合作、三网一化为抓手,全面深化中非各领域合作,让中非人民共享双方合作发展成果。
——2015年12月4日,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合则强,孤则弱
“合则强,孤则弱。”合作共赢应该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政策取向。合作共赢是普遍适用的原则,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而且适用于政治、安全、文化等其他领域。
——2014年6月28日,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谈开放包容】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各国应该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追求幸福生活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人类历史告诉我们,企图建立单一文明的一统天下,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2014年6月28日,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消除疑虑和隔阂,把世界多样性和各国差异性转化为发展活力和动力。我们要秉持开放精神,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经验,共享发展资源,推进区域合作。
——2013年4月7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
【谈和平发展】
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
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中国《孙子兵法》是一部著名兵书,但其第一句话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要义是慎战、不战。几千年来,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强不执弱,富不侮贫
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内涵。近代以来,外敌入侵、内部战乱曾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中国人民深知和平的宝贵,绝不会放弃维护和平的决心和愿望,绝不会把自身曾经遭遇的苦难强加于他人。中国繁荣昌盛是趋势所在,但国强必霸不是历史定律。中国自古倡导“强不执弱,富不侮贫”,深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国虽大,好战必亡
中国需要和平。中国最需要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任何动荡和战争都不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中国虽然是个大块头,但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先人就认识到“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纵观历史,任何国家试图通过武力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最终都是要失败的,历史上那些不可一世的帝国如今都成了过眼烟云。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2014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演讲
【谈中国担当】
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
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有句古语叫“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也为全球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中国古人说:“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中国古代圣贤孟子说:“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中国对中东的政策举措坚持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坚持从中东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我们在中东不找代理人,而是劝和促谈;不搞势力范围,而是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谋求填补“真空”,而是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
——2016年1月21日,习近平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
(郑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