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今天的日子过得很踏实”

2022-09-23 13:10:11来源:央视新闻编辑:林霜

" 乡亲们今天的日子过得很踏实。"

这是 2021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与当地农民拉家常时说的话。

农,天下之大业也。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考察时常常走进田间地头看收成,与老乡们拉家常。

今天是中国农民丰收节,一起来看总书记对农民生活的惦记和牵挂、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关注和要求。

" 乡亲们今天的日子过得很踏实 "

" 家里都种的什么?忙不忙得过来?"

" 忙得过来,老两口一起干。"

" 地里有没有套种豆子?"

" 今年没有套种。"

这是 2021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考察调研时,走进田间,与村民高治周的对话。

总书记察看谷子、糜子、玉米长势,同正在田里干活的乡亲们拉起家常。

听到乡亲说 " 日子好了,现在白面、大米、肉都可以吃 ",总书记笑着说:" 现在不是说稀罕吃白面和猪肉了,反而有时候吃五谷杂粮吃得还挺好。"

" 沧桑之变啊,乡亲们今天的日子过得很踏实。" 总书记感慨地说。

总书记托起沉甸甸的谷穗,察看长势。旁边的玉米秆上结着玉米棒,总书记伸手捏了捏,看玉米是不是成熟了。

回忆起当时的一幕幕,村民高治周感慨地说:" 总书记能听懂我们的陕北土话。农民的生活,他都懂着咧!"

沿着田埂,总书记察粮事、问民情,亲切的话语温暖人心。

2013 年 7 月,在湖北鄂州,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水稻育种基地,拔起一棵稻苗察看分蘖情况,夸奖说 " 很壮实 "。

2014 年 5 月,在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看到田里小麦长势喜人,习近平总书记说:" 我们都是种庄稼出身,小麦长势这么好,我和你们一样欣慰。用老乡的话说,今年的馍能吃上了。"

2021 年 10 月,在山东东营,正值大豆收获的季节,正在这里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一块示范田,俯身摘下一个豆荚、一撮一捻、仔细察看成色,顺手将一颗大豆放进嘴里,细细咀嚼:" 豆子长得很好。"

这一幕,让一旁的农技负责人罗守玉既惊讶又感到亲切:" 这是农民才有的动作呀。"

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厚的 " 农民情结 ",曾说 " 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

2015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回忆说:" 上个世纪 60 年代末,我还不到 16 岁,就从北京来到了陕北一个小村庄当农民。"" 我当时和村民们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要让生活能够好一些。"

2020 年 5 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说:" 我们这一代人有这样一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

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措施,扶农民一把。今年 8 月,中央财政下达资金 100 亿元,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至此,2022 年中央财政已分三批累计下达补贴资金 400 亿元。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2021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8931 元,实际增长 9.7%。

" 将来上山干活就挑着金扁担呐!"

" 将来上山干活就挑着金扁担呐!"

2020 年 5 月,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一个特别的词—— " 金扁担 "。

总书记说,当年在陕北黄土地上,乡亲们告诉他,最大的期盼就是 " 将来干活挑着金扁担 "," 这个‘金扁担’,我就理解为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

2018 年 4 月,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020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展种源 " 卡脖子 " 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2021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二十次会议时强调,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

如果说种子是基础,那么耕地就是命根子。

总书记对耕地保护看得很重,他叮嘱说:" 农田就是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 要严防死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

农业现代化,还有一个关键是科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要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 61%,已建成 47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0 个农业科学观测试验站;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 72%,特别是小麦的综合机械化率超过 97%,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打响种业翻身仗、保护耕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等一系列措施推出,中国人的饭碗越端越牢。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列出一组数据: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 9% 的耕地、6% 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 1/5 的人口,从当年 4 亿人吃不饱到今天 14 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 " 谁来养活中国 " 的问题。

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2021 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 13657 亿斤,人均粮食产量达到 483.5 公斤。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预计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目前,秋粮收获 2.46 亿亩,进度近两成。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 75% 左右。眼下,我国秋粮主产区丰收在望。

" 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

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如今,中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历史性地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三农 " 工作的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重要主题。

2020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2021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脚下的生态茶园强调,农业是有生机活力的,乡村振兴要靠科技深度发展。

2022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具体要怎么做?

今年 2 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三方面重点工作: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

乡村发展方面,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乡村民宿等。

乡村建设方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今年 5 月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要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 " 富春山居图 ",坚持为农民而建,尊重农民意愿。

乡村治理方面,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办好民生实事,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乡亲们的日子才会越过越踏实,乡亲们的获得感成色才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