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教书育人观】
编者按: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对教师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值此第39个教师节,光明网特别推出《总书记的教书育人观》系列时政短视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教书育人观进行全面、系统梳理,以“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四心从教”“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要”“大先生”等为关键词,每期一个主题,邀请教育领域5位权威专家,讲故事、举案例,用生动鲜活的表达,深入浅出地进行阐述和解读,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本期由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旭东,解读“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描绘了一幅教育强国建设的完整图景,强调了“强教必先强师”的基本路径,给出了未来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动路标。“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之论述,立意深远,意义重大,它要为教师职业地位提升、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提供充分支撑,要为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潜心教书育人,为培养“大先生”奠定坚实基础。
“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提法,是对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所提出的“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逻辑递进与内涵延续,突显了鲜明的“中国式”意蕴。从体系建设到特色体系建设的内容深化,既是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核心主题的高度概括,也为我们制定、完善并落实教师教育相关政策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准绳。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发展受到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先后出台重大政策文件,启动“强师计划”等,其中,关于教师教育体系的概念,经历了不断地发展。从使用“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这一概念时,主要由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到使用“教师教育体系”概念时,提出国家教师教育基地、教师发展机构、优质中小学等内容,拓展了教师教育体系的内涵,之后“教师教育体系”概念得以延续,但在程度上增加了“高水平”,这是基于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要求提出来的。
在总书记的关怀下,随着国家持续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投入力度,到2022年,我国已基本形成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但从“建成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到“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依然面临着高质量师资体系的深化改革和发展需求。
首先,要健全师范教育体系。师范院校要不忘初心坚定地办好师范教育,筑牢教师培养的根基,成为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着力点。尤其要下大力气推进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教育体系的规格提升与质量提高,从中专-大专-本科的三级教师教育体系升格为本科-硕士-博士三级的教师教育体系。此外,还应当解决教师教育体系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促进教师教育体系的优质均衡发展。
其次,要完善服务“五育”并举和融合的教师教育体系。要着重加强德育师资、体育师资、美育师资和劳动教育师资的培养力度,将国家关于德育教育、体育教育、美育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政策要求转化为服务“五育”并举和融合的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行动。
三是要加大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教师教育体系的支持力度。要推动中国一流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构建科技教育教师、科学教育教师、工程教育教师的培养体系。
四是要加快推进学科教师教育体系重构,不断提高学科教师教育水平。学科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将决定学科教师的高质量发展从而决定学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当然会决定一流大学的学科高质量发展,包括基础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五是加强教师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特别是要加快推进教师教育数字化体系建设,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钥匙,是开辟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赛道,也是塑造教师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服务于教师队伍数字素养的提高。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高质量为引领,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推动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