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上万人集会力挺政府 物价大幅上涨是导火索

2018-01-05 14:40:00来源:北京晚报编辑:覃贻花

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3日与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通电话。土耳其总统府随后说,鲁哈尼告诉埃尔多安,伊朗多地示威有望“在今后几天内结束”。同一天,伊朗多地举行支持政府的集会,上万人参与。

■进展

多地民众游行声援政府

法新社以土耳其总统办公室为消息源报道,埃尔多安与鲁哈尼3日通电话,鲁哈尼告诉埃尔多安,伊朗多地发生的示威很快会结束。土耳其总统办公室的一份声明说,埃尔多安赞赏鲁哈尼应对示威的做法,强调伊朗社会必须保持“和平与稳定”。

鲁哈尼对埃尔多安的理解表示感谢,希望伊朗多地发生的示威“在今后几天内结束”。伊朗方面尚未证实上述内容。土耳其外交部长梅夫吕特·恰武什奥卢3日告诉媒体记者,土耳其反对外部力量干预伊朗近期的局势,希望伊朗尽快恢复稳定。

此次示威上月28日始发于伊朗第二大城市马什哈德,随后蔓延至包括首都德黑兰在内的多个城市,直接原因是近期部分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等经济和民生因素,引发国际社会密切关注。

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以一名伊朗官员为消息源报道,一名来自欧洲的示威头目3日在伊朗西部博鲁杰尔德市被逮捕,目前尚不清楚这名欧洲人的国籍。博鲁杰尔德市司法部门主管哈米德-礼萨·阿布哈桑尼说,这名欧洲人曾接受欧洲情报机构培训,“是(示威)暴徒的头目”。

前一天,伊朗最高领袖大阿亚图拉阿里·哈梅内伊批评外部敌人对伊朗国内近期的动荡局势推波助澜。3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推特”上说,美国将在“适当时机”支持伊朗的示威者。连日来,特朗普借助社交媒体“声援”伊朗示威者,引发伊朗政府严厉谴责。

伊朗官方媒体报道,上万名伊朗人3日参与支持政府的集会。伊朗国家电视台3日报道,声援政府的集会在产油大省胡齐斯坦省首府阿瓦士、伊朗西部的克尔曼沙阿和中部宗教圣地库姆等地举行。在阿瓦士,参与集会的人手举伊朗国旗。

伊朗国家电视台通过航拍镜头展示了集会规模。在库姆,什叶派神职人员也参与了集会。伊朗国家电视台英语频道直播集会时说,“集会是抗议几天前伊朗多地发生的暴力行为”。电视台波斯语频道说,3日的集会是对几天前示威的回应,参与集会的人把示威者视为“美国的仆人”。据新华社

■观察

物价大幅上涨是导火索

物价大幅上涨是导致游行抗议发生的导火索,事件背后反映了伊朗矛盾重重的民生问题:在伊朗总统鲁哈尼去年12月初向伊朗议会提交的2018财年预算中,伊朗民众每月享受的政府财政补贴被取消,这将对很多底层民众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另外,伊朗近期发生多起违规集资案件,金融机构倒闭或卷款潜逃导致一些民众血本无归。这些事件的累积让越来越多的伊朗民众感到生活困难。

伊朗近年经济持续低迷,官方数据显示,目前伊朗失业率保持在12.4%的高位,青年失业率更是高达40%,就业已成为伊朗社会,特别是作为中坚力量的中青年人群的关键诉求。除经济增长乏力引发的社会矛盾,伊朗改革和保守势力在改革方面的意见分歧导致国力不振,也是引起民众抗议游行的一个原因。从示威者的诉求看,伊朗民众希望国家上下团结一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除伊朗自身原因外,美国的制裁也是伊朗经济和民生迟迟得不到改善的重要原因。就在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达成之后,美国依然利用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特权封锁伊朗经济,还以伊朗开发弹道导弹等为由施加制裁。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后更是威胁撕毁伊核协议。一些伊朗民众还表示,伊朗政府介入地区事务,耗费国家有限资源,增加财政负担,影响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的解决。

美国为何频频放出狠话

连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伊朗局势频频发表强硬言论。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政府不会直接干预伊朗国内局势,而是试图通过将它与伊核协议前景挂钩,从而给美国国会施加压力,促使其做出制裁伊朗甚至退出伊核协议的决定。但是,这样的打算很可能会落空。

特朗普连续几天在社交网站上“声援”伊朗示威者,还表示伊核协议“非常糟糕”。白宫发言人桑德斯说,美国对是否重启对伊制裁的各种选项持开放态度。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诺尔特2日在记者会上也对伊朗示威者表示支持。诺尔特宣称,制裁伊朗是美国的一个工具,美国国会正在研究如何弥补伊核协议的“根本缺陷”。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目前特朗普迫于国内外压力,把是否制裁伊朗并退出伊核协议的“皮球”踢给了国会,但他近日来的一系列强硬言论显示,他试图借伊朗国内局势动荡给国会施加压力,影响国会的最终决定。不过,美国总统与国会研究中心副主任丹·马哈菲认为,特朗普的心愿难以达成。“目前很多美国国会议员都承认,伊核协议虽不完美,但却是推动实现地区无核化的重要国际框架。”美国智库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戴维·波洛克说,即便特朗普政府今后以“支持恐怖主义”和“侵犯人权”为借口制裁伊朗,也离美国最终退出伊核协议尚有距离。“美国国会和白宫将保持好这个距离,不太可能突然退出协议。”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