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信用捆绑授权 专家:涉“账户删除权”操作较复杂

2018-01-05 10:12:31来源:央广网编辑:覃贻花

央广网北京1月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两天大家的朋友圈被各类app的年终盘点霸占,支付宝的年度账单几度刷屏。第一波是年度账单,第二波是律师岳屾山对芝麻信用捆绑授权的质疑,第三波则是芝麻信用方面的回应消息。

就在大家都在忙不迭地看着自己的支付宝年度账单回首2017、展望2018时,岳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岳屾山发现,很多人在查看自己的年度账单之前,都没有没有注意到授权界面上的一行小字“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不但字体特别小且已经选择好“同意”。岳屾山指出,这个协议和账单的查看并无关联,“中午大家都在刷支付宝账单,我自己去刷看到一行字,因为涉及到条款,我仔细看了下协议。芝麻信用是一个征信机构,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它可以通过用户授权从支付宝获取所有交易信息、个人信息、行为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制作用户的信用等级评估,即信用评价,它其实是一个征信系统。”

芝麻信用是蚂蚁金服旗下独立的第三方征信机构,通过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客观呈现个人的信用状况。岳屾山认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选择权,而不是商家替消费者选择。而根据《互联网交易管理办法》,经营者应当采用显著的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直接默认同意,岂不是稍不留意就“进坑”了?“这是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行为。首先,选择权方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消费者有接受服务和不接受服务的权利,选择权在消费者。如果想让消费者接受这个服务或是条款,同意或不同意应由消费者来点选,而不应该事先点选好。第二,它使用了很小的一行字,很多用户容易忽略,而它又事先为用户选择了同意,这样等于消费者‘被同意’了。”

对此,芝麻信用发布情况说明,承认默认勾选的事情做错了,并提出本意是希望充分尊重用户知情权,只有在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才能看到年度账单里信用免押内容,初衷没错但用了“愚蠢至极”的方式。

目前,芝麻信用已经取消了上述默认勾选,用户如希望看到自己的信用免押内容,可以手动勾选同意协议。没有开通芝麻信用的用户,无论是默认勾选还是主动勾选查看支付宝年账单,都不会成为芝麻信用的用户,因此不存在芝麻信用收集信息的可能。

事情到此就已告一段落,但关于这件事的思考还应该继续。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芝麻信用”用了一些手段拿到支付宝年度账单信息的行为,似乎没有尊重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就支付宝而言,用户其实并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消费信息不被记录进年度账单。就算用户不生成年度账单,自己的消费信息也无法删除。

如今,越来越多的app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也记录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饮食类的app记录我们每天吃什么,体育类的app记录我们每天运动习惯,有购物类的app记录着我们的消费偏好,甚至音乐类的app也会给出年终盘点,告诉我们过去一年里更喜欢哪些歌曲。

当无心的习惯被有心记录下来,并用心呈现时,用户感受到的不仅是惊喜,甚至还有一些惊讶:原来做过的这些事都被人记录下来了。回到支付宝年度账单,就算没有芝麻信用这回事,单单是支付宝知道用户在过去一年里花了哪些钱,并能轻而易举地总结出用户的经济情况已足够让人反思,细思极恐。

这也是所谓的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的问题,在人们享受服务时,必然要在服务提供者那留下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类平台如何保证用户留下的使用痕迹是安全的?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建议:“要好好落实我国在去年6月1日实施的《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如何搜集、使用、保管和流转相关信息,包括哪些是个人信息,哪些不是个人信息,都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一旦出现类似于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或滥用个人信息的情况,涉及到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可能不单是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还可能是刑事责任。在此给各位用户提个醒,除了年底的‘晒账单’之外,网络投票、网络测试、网络小游戏,实际都有授权。当你阅读一个公众号时,会发现阅读之前它会要求你授权给公众号相关的头像、个人信息等,包括在投票时也要求用户关注某个公众号,或授权给公众号做一些事情,这样的选项、服务,大家千万不要随便选。”

根据《网络安全法》,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其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对于用户来说,如果不希望自己的信息被各类app保存或删除各类app上留存的使用痕迹,应该如何操作?朱巍提出,涉及用户的“账户删除权”,目前操作起来还比较些复杂。“现在问题在于,用户在使用网络服务时,事先点了‘我同意’即网民协议,这就认为用户已经同意。现在一方面是需要政府的监管部门修改网民协议,另外一方面,几乎所有的网络服务提供者需要把网民协议拿出来重新获得用户授权,因为很少有用户会仔细阅读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