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3日凌晨,以色列对伊朗境内100多处目标发动突袭。
这次突袭给伊朗造成了多大损失?以色列和伊朗的冲突走向如何?美国的中东政策将如何变化?今天《夜观天下》请来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沈予加,以四问四答为你释疑解惑。
当地时间6月16日,以色列袭击了伊朗国家电视台。图据央视新闻
伊朗损失是不是历年最大?
从整体来看,这次以色列对伊朗是真的“下死手”了,对伊朗的军事设施、核项目,甚至是高层领导人都进行了强力打击。可以说此次袭击是自两伊战争(1980—1988)以来伊朗遭受到的最大损失。
一方面,伊朗一向看重的核设施与科研能力严重受损。纳坦兹核浓缩设施遭到袭击,尽管地下核心部分未被穿透,但至少有6名核科学家死亡,这对伊朗核计划的技术积累造成直接冲击。
另一方面,伊朗武装力量高层和核计划牵头人可谓遭到了“团灭”。伊朗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防空部队总司令拉希迪等至少20名高级指挥官在此次行动中身亡,这对伊朗军事指挥系统而言是极为沉重的打击。伊朗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如此大规模的军事领导层损失极为罕见。2020年美军击杀苏莱曼尼虽给伊朗的军事指挥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但相对于此次以色列突袭所造成的损失,从规模和层级来讲简直不值一提。
6月15日凌晨,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附近,一名男子望向遭以色列袭击起火的储油设施。新华社/美联
伊朗接下来如何反击?
伊朗毋庸置疑会发起回击,在伊朗看来,以色列这次袭击是挑衅式的。面对“史无前例”的损失,伊朗方面已经声称将会对以色列做出“严厉回应”。伊朗武装部队发表声明称,以色列已经跨过了所有的红线,伊朗将会进行“无止境”的报复。在以色列袭击后的几小时内,伊朗就向以色列发射了100多架无人机。截至6月14日凌晨,伊朗已经向以色列发动了三波导弹袭击,至少有200枚导弹进入以色列领空。
但是相对于以色列来说,伊朗的军事实力相对比较薄弱。且不说伊朗的100架无人机能否对以色列本土进行有力打击,就连大规模发射的200枚导弹,大部分也被以色列拦截。
6月16日,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应急和救援人员在一处导弹袭击现场开展工作。新华社发(贾马尔·阿瓦德摄)
以色列是不是想拖美国下水?
答案是肯定的。以色列一是希望自己在美国的中东政策中拥有更高的参与度,另一方面是希望自己的决策与行动能够受到美国更多的支持与保护。
很多人可能有疑问,美国和以色列不是一直很“铁”吗,以色列还有什么不满?但其实随着特朗普今年上台,美国和以色列的“不同调”情况就经常发生。比如内塔尼亚胡不希望美国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但特朗普还是解除了。
美以离心的原因,和特朗普的外交风格关系很大。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商人出身的他在国际事务上十分重视实用主义与“交易外交”。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就指出,特朗普政府对内塔尼亚胡很失望,因为他没有给美国带来任何回报。特朗普现在亟需在中东“赢”点什么,比如此前正在进行的伊核谈判,特朗普希望以此缓解自己在俄乌冲突、关税政策等议题上屡屡受挫所带来的内部质疑。而以色列极右翼政府在诸多事务上的诉求,在特朗普看来属于“高成本低收益”的麻烦事,更别提前者还总是指手画脚要求美国如何如何,令特朗普颇有不满。就在上个月的中东巡回访问中,以色列被特朗普刻意绕过。不论是美国、以色列内部,还是其他国家,都感觉到以色列在特朗普心中的分量在减轻。这对以色列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这次以色列打击伊朗,刚好在伊美核谈判前两天,逼得谈判中断,让美伊不得不重视以色列在伊核问题上的诉求。
6月13日,以军总参谋长扎米尔(中)在以色列空军战情室监看以军对伊朗的打击。新华社发(以色列国防军供图)
美国准备怎么办?
在伊朗不打击美国在中东目标的前提下,美国有可能不会直接下场,甚至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特朗普长期希望美国逃离中东的战争泥沼:他多次要求以色列在打击伊朗的事情上克制;在以色列对伊朗发动打击后,美方撇清关系说没有参与打击,这其实是在向伊朗发送信号,让伊朗的报复不要扩大到美国。
但人们有理由怀疑,美方多少知道以色列的打击行动,并且含有纵容的成分。一方面,从美方的现实反应来看,打击发生前两天,美方就开始撤离在中东地区的非必要外交人员。另一方面,特朗普本就希望在伊核问题上通过军事恐吓的手段来“极限施压”,所以也有可能美国会利用这次打击对伊朗进一步施压。
特别要注意的是,美国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在以色列的问题上“独善其身”。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最亲密盟友的地位没有根本动摇,以色列在美国的游说集团也不会允许美国完全无动于衷。
毕竟就像美国国际关系学者米尔斯海默说的那样,“美国对以色列无条件的支持对两国都没有好处”,他说得很理性,但是这句话的重点是——“美国对以色列无条件支持”。
主播:沈予加
文案:沈予加 邬昕颖
制作:朱文博
美术:沈晓颖
校对:徐海鹏
审核:钟莉 刘若辰
川观新闻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