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三(7月9日),美国“对等关税”90天的“暂缓期”就要到期了。
“关税大棒”损人又害己,美国会不会延长暂停期?“关税大棒”的威胁,对世界经济有哪些影响?各国怎么应对?今天的《夜观天下》和你一起聊聊。
一、特朗普不打算再延长暂停期
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表示,不打算再延长暂停期。
特朗普说,将会给各国发函:恭喜,我们将允许你在美国做买卖,不过得支付25%、35%、50%或者10%的关税。
特朗普资料图。新华社记者胡友松 摄
美国政府在暂停期内,推迟了对70多个国家加征关税的举措,打算完成90项贸易协议。
不过,目前只签署了两项贸易协议框架,最后期限前还有数十项协议有待完成,这意味着,美国政府之前设定的时间表不太可能实现。
美国财长贝森特的话代表了一部分美国人的乐观愿望,他说预料在7月9日前会涌现一批贸易协定。
二、加剧美国经济不确定性
过去3个月,美国一直以“关税大棒”来威胁各国,美国真的受益了吗?
1、贸易逆差再创新高,一季度GDP萎缩
据美国商务部6月26日发布的数据,5月美国商品贸易逆差达到966亿美元,比4月增加11%。贸易逆差的格局不仅没有改善,甚至有所恶化。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5%,这是美国自2022年一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季度性萎缩。
有分析认为,GDP萎缩的罪魁祸首是不确定的关税政策,企业为规避关税带来的成本上涨,纷纷抢在关税实施前加大进口,导致美国进口激增。
2、消费疲软,通胀风险再次升高
据媒体报道,被视为美国经济“生命线”的消费支出,在一季度的增长率只有0.5%,大幅低于初步估算的1.2%,为四年多来最缓慢的增长速度。
媒体认为,在经历了两年多的抗通胀斗争后,美联储似乎终于接近控制住通胀的目标,但一系列关税措施打乱了这一平稳下行轨迹。
这是2020年3月23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美元纸币。新华社记者刘杰 摄
3、大型机构投资者正在撤出美国市场
据媒体报道,全球大型机构投资者对美国资产的信心正在动摇,开始将资金撤出美国市场,转移至其他地区。
比如,美国纽伯格·伯曼控股公司今年已有65%的私募股权联合投资投向欧洲,远高于以往的20%至30%。加拿大第二大养老基金魁北克储蓄投资集团日前宣布,将削减约占其投资组合40%的美国资产。
三、加剧全球贸易不平等
美国关税政策对世界各国经济的不良影响,早已显现。
比如,日本政府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受美国关税政策拖累,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大企业信心恶化;
韩国汽车对美出口锐减,相关行业阴云笼罩;
墨西哥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受到冲击,汽车交付周期受影响,威胁整个北美汽车产业链的运营连续性;
……
古巴学者帕维尔·阿莱曼指出,美国加征关税的目的,是为了转移自身债务负担,同时向其他贸易伙伴施压,并维持其霸权和地缘政治利益。
四、各国是反制还是妥协?
7月9日的最后期限将至,各国也给出了自己的态度: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希望欧盟成员国支持,对价值95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收一揽子关税。
同时欧盟也在准备针对服务业的措施,包括对美国科技公司征税,以及限制美国企业获得公共采购合同。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新华社发(欧盟供图)
德国总理默茨强调,德国政府将支持对美采取更强硬的措施。他说,如果欧美之间没有达成协议,德方将采取多种应对措施,捍卫自身利益。
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犹如一把双刃剑,伤人也伤己。
历史一再证明,零和博弈的贸易策略无法带来真正的繁荣,唯有合作与开放,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四川在线记者 杜馥利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环球时报、澎湃新闻、参考消息、北京商报等
主播:廖文卓
文案:杜馥利
制作:郭雨荷
美术:张珍
校对:徐海鹏
审核:钟莉 刘若辰
川观新闻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