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林超
福建许多城市里的节后市场,人流少了许多,货架上摆满了肉、蔬菜、牛奶,农产品供应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并不显著。然而,记者近日走进福建省闽北农产品供应基地,看到农民和农企员工们的辛劳甚于往日。市场平稳供应背后,是他们的艰辛付出。
南平市王台镇坋垱村,农民梁伟烈半蹲着,独自在蔬菜大棚里忙着摘菜。
坋垱村蔬菜基地有近400个蔬菜大棚,是福建省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之一,平时有20多名农民,不少来自西部省份。因为返岗交通不便,目前只有4名本村农民在坚守。
“现在1个人当3个人用,都还不够。”梁伟烈擦擦汗水。
加班加点几乎是农业全行业常态。记者14日走进位于光泽县的圣农集团肉鸡加工厂,看到主管元梓清站在门口对入厂员工进行登记、测温、消毒。他每天4点就要到岗,傍晚才能换班,自嘲“站一天脚要打抖”。
圣农集团是白羽肉鸡养殖和加工企业,是疫情期间保障“菜篮子”供应的重点单位。但因为疫情防控,部分员工尚未返回。
“非常时期,非常努力、非常作为。”圣农集团创始人傅光明说,如今部分岗位员工加班加点,一人顶多岗,还有更多员工在等待隔离观察后陆续返岗。“困扰养殖业的饲料、加工和销售难题已经逐步攻克,产品逐渐拓展到全国。”
在南平享通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近70名员工忙着为新采摘的西红柿和青椒分拣、包装。少见的是,公司董事长蔡永健和他的妻儿也在其中。
为了解决复工之初人员紧张的难题,包括蔡永健在内,不少农业企业家对记者称已“动员一切劳动力”,不仅几乎全家上岗,还有不少人拉来亲朋好友上一线生产。
“后勤、亲戚全上,好歹多供应一些。”蔡永健说,经过努力,企业以三分之一的到岗员工,生产出近七成的产品,但离市场需求还有一点距离。
说话间,蔡永健的手机响起,一线销售员工发来部分产品短缺的照片和信息,蔡永健迅速回复:“马上调运,全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