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手再挤药价“水分” 这些常用药砍出“地板价”

2021-02-05 08:37:16来源:中国新闻网编辑:覃贻花

3日,备受关注的第四批国家药品集采公布拟中选结果,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2%。值得注意的是,本轮集采中,注射剂品种大幅增加,还有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品也纳入其中。

在业内专家看来,未来国产高端仿制药替代原研药市场的进程将加速,与此同时,国内药企也面临着更激烈的创新技术竞争,以及行业洗牌整合。

集采药品价格再“跳水”抗抑郁药物纳入

拟中选药品价格大幅“跳水”仍是本次集采最受关注的亮点。45种纳入采购的药品全部采购成功,平均降价52%。

本批集采,不少抗癌药价格直接“腰斩”。

例如,抗癌药索拉非尼单片价格从95元下降到30元,按每天2片的服用量计算,每个月可为患者节约药费3900元。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抗癌药硼替佐米注射剂单支价格从1500元降至600元,整个疗程可节约费用约3.6万元。

另外,胃溃疡治疗药物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片),集采后每片价格从9元下降到3元,整个疗程可节约费用约240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集采首次纳入多个注射剂品种,包括8个注射剂品种,超过前三批的总和,集采覆盖药品剂型类别进一步扩大。8个品种占采购药品总金额31%,平均降价75%。

以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为例,云南龙海天然植物药业有限公司产品的拟中选价格仅为2.3元,平均一支价格仅为2毛多。

注射剂在临床使用较广泛,用量较大,多个注射剂产品纳入集采得以降价,意味着国家集采正在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

此外,本次采购除涉及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疾病、恶性肿瘤等治疗领域的药物外,还涉及到精神类疾病药品,包括抗抑郁药。

例如,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本次集采就有多家国内药企的仿制药产品纳入采购,包括青岛百洋制药有限公司、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等。

仿制药加速替代原研药 价格之外更拼创新

来自国家医保局的消息显示,共有152家企业参加本次集采,产生拟中选企业118家,企业拟中选比例提高至71%。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集采中,部分跨国药企也一改“佛系”态度,积极报价。

158个拟中选产品中包括5家外资企业的5个产品,涉及德国、法国、印度和日本跨国药企。

例如,费森尤斯卡比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和赛诺菲的氨磺必利片,降价幅度均达到80%以上,超过本土药企。

另一方面,伴随多轮集采落地,仿制药加速替代原研药的竞争格局也愈发凸显。

在158个拟中选产品中,包括156个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2个原研药。仿制药占据了绝对比例。

有业内人士分析,本次集采部分品种的主要市场份额由原研药占据,国内药企的仿制药可以借助集采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同时,伴随一致性评价的持续推进,集采将成为仿制药常规销售模式,而随着产品价格降低,药品可及性也进一步提高,产品放量速度大幅提升。

在国内仿制药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除了价格,技术创新也是药企优胜劣汰竞争的关键着力点。

例如,百洋制药总经理郑爱菊就对媒体介绍,该企业此次中选集采的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使用了肠溶微丸包衣工艺(含药层、隔离层、肠溶层),生产工艺复杂,对药物制剂技术有非常大的挑战,高端仿制药的技术竞争激烈。

国家出手“挤水分” 应采尽采成必然趋势

“团购”、“灵魂砍价”、国家出手“挤水分”……舆论常常这样形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的确,从“4+7”集采试点到全国扩围,两年来国家“团购”药品带来突破性成效:三批国家集采共112个药品,平均降价54%,节约费用总体超过1000亿元。

在此次集采拟中选结果出炉之前,国务院办公厅刚刚印发了《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

其中明确提出,要按照保基本、保临床的原则,重点将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内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纳入采购范围,逐步覆盖国内上市的临床必需、质量可靠的各类药品,做到应采尽采。

此外,文件还强调,对通过(含视同通过,下同)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以下简称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优先纳入采购范围。符合条件的药品达到一定数量或金额,即启动集中带量采购。积极探索“孤儿药”、短缺药的适宜采购方式,促进供应稳定。

这意味着,今后,更多种类以及治疗领域的药品纳入国家药品集采已成定局,民众的 “药价清单”可选范围将持续扩充。

而对于药企,特别是对于国内仿制药企业来说,集采更像一个行业洗牌的分水岭。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付钢对媒体分析,如果是仿制药,原来没有一定的市场规模,企业本身没有国际化布局,国内集采又没有中标,在医院里就没有这种被首诊患者处方的机会,企业发展就会比较艰难。

“几千家药厂这种分散格局,对整个产业也是不成熟的表现,会有一个整合的过程。”付钢分析,国内的仿制药企业会经历“合并同类项”,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胜出,产业逐渐成熟,这对于市场监管和产业生态都有益处。(记者 张尼)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