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记者徐海波)2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回龙山下的百年巨变——来自我国最早农村党组织诞生地的报道》的报道。
大别山南麓回龙山下的一个普通村落,在上世纪初相距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先后聚集了李四光、林育南、林育英等当代名流,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革命的第一页。
位于湖北省团风县回龙山镇的八斗塆,茂林修竹,白墙黛瓦;田舍掩映,炊烟袅袅。一百年前,这里波澜壮阔,诞生了党的早期组织,并随后衍生出我国第一个农村党组织。如今,历经改天换日,昔日的小村塆已变成远近闻名的红色生态游“打卡地”,曾经偏僻的山沟换上新颜,穷苦的人民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小标题)百年前的一次秘密集会
回龙山山脚下,八斗塆山林间,一栋寺庙古建筑青石为基,青砖砌墙,灰瓦盖顶。清末民初,李四光的父亲李卓侯以这座大庙为基础,开办私塾,广纳贤才,先后吸引了附近村庄的林育英、林育南等大批名士前来求学。
1919年,21岁的林育南正在武汉读书,被选为武汉学生联合会负责人参加“五四运动”。与此同时,在家随父操持祖传手工染织业的林育英,也受到弟弟林育南的感染,在家乡八斗塆附近,带领进步青年举行声援“五四运动”的游行。1920年春,林育英与同乡青年胡亮寅一道,在八斗塆创办浚新学校,向青少年学生宣传新文化、新思想。
1920年初冬的一天,“五四运动”后创办的利群书社的主要成员林育南、恽代英等,纷纷从100公里外的武汉,渡江翻山来到此地秘密开会。会场外,大庙正门边,一幅写着“浚新学校”的牌匾格外醒目。教室黑板上写着“同学们,我们不要忘记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了我青岛!”,气壮山河。
当时,这个在偏僻山村中的集会波澜不惊;百年后回眸,却是石破天惊。林育南等人在此组建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以研究会为基础成立了共存社,在沉沉黑夜中燃起湖北共产主义运动的革命火种,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之一。
对于这段历史,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记述:“在党成立前后,与共产国际以及上海、北京没有联系的一些先进分子也在独立展开建党活动。1921年夏,湖北利群书社在黄冈开会,在三天的讨论中,其成员一致拥护无产阶级专政,拥护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拥护苏维埃,赞成组织俄国式党——布尔什维克式的党”。
1921年12月,林育南、林育英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1922年春天,团风八斗塆党小组在浚新学校宣布成立,成为我国最早的农村党组织。
在此后漫长的革命岁月中,林育南、林育英先后从八斗塆走出,在党的领导下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赴国难,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篇篇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
林育南成为工人运动的优秀领导人和杰出组织者,长期从事中国工人运动,历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湖北省委代理书记、全国苏维埃中央准备委员会秘书长等职。林育英也成为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和著名工人运动领袖,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团风县史志研究中心副主任程时祥介绍,林育英逝世后,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人亲自为其抬棺,并在《新华日报》发文对林育英一生的贡献和功绩,作出很高的评价。
新中国成立后,因全塆只有八斗地而得名的八斗塆也迎来新机,村民陆续迁往山下的林家大湾村,每家每户都分到良田,几千年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夙愿得以实现。
100年前,面对兵连祸结、满目疮痍,回龙山下的仁人志士,站在历史潮头,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不懈努力。
如今,回龙山下的八斗塆只剩下浚新学校和共存社的旧址,在层林浸染的山林间熠熠生辉。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仍然铭刻在这个小山村。
(小标题)感悟初心,接过火炬
近百年来,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回龙山下始终热火朝天。这里的人们像祖辈一样,虽然一路坎坷,但始终勇往直前。
对于这一段历史,76岁的林家大湾村村民林来何记忆尤深。这名村里的能人早在农业学大寨时期,就带领村民上山开荒造田。全村出动,连夜开工,几个月下来,愣是从石头缝里“抠”出200多亩梯田,全村耕地面积翻了一番。
饿肚子的问题得到解决,但全村人并不满足于此。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回龙山。林来何又一次受村里委托,贷款5000元开办织布厂,将每家每户祖传的小作坊,集中到工厂生产,再统一对外销售。一个具有时代烙印的乡镇企业由此诞生。
几年后,传统的手工生产模式逐渐赶不上市场需求。回龙山镇党委政府决定,再次贷款4万元,建设织布生产线,开始工业化生产。78名擅长织布的村民,放下手中的梭子,走进工厂车间,成为生产线工人。
就这样,这个大山里的村庄先后建起3个织布厂,大部分村民都成了纺织工人,村里也由此出现第一批万元户。然而,先天不足的乡镇企业终究走向没落。
一些“有头脑”的村民开始“上山发财”,挖山采石。但好景也不长,绿水青山被开膛破肚,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游客越来越少,村民越过越苦。”谈及过去,林家大湾村党支部书记徐少华直摇头。
2013年以来,林家大湾开始大规模环境整治。2015年,又被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道路变宽了,村庄变绿了。百姓广场有了,文化长廊也有了。
毗邻武汉的团风县,乡村旅游逐渐兴起。林家大湾抓住机遇,组织全体村民入股,成立振林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山水和人文资源,做文旅融合发展的文章。
慢慢地,旅游火了,来这里的人也多了。徐少华介绍,去年仅门票收入就达250万元。仅此一项,全村每人每年可分红1100元。
更大的收益不仅如此。村民饶玲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门前挂上“农家饭”的招牌,开门迎客。没想到生意一年比一年好,年纯收入已超过10万元。“夫妻两人辛苦干了几年,帮儿子在深圳买了套小房子。”
同样,得益于村庄发展的还有54岁的余爱国。这个面容消瘦身材矮小的村民,总是一身破旧衣服。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样一位老农民竟是“千万富翁”。
一向不怕吃苦的余爱国,看到满山遍野的灌木丛,就在干完农活后尝试养鸡致富。生意有了起色后,他又带上乡亲加入进来。如今,余爱国已是团风县最大的养鸡老板。在他的带领下,团风已形成500多家养鸡大户,他们还共同组建了养鸡业协会。余爱国介绍,他还将投资3000万元扩建30万只鸡的养殖场,吸纳附近近百名农民务工就业。
(小标题)紧跟党走,走进美好生活新时代
时光荏苒,林家大湾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一条始终没变:紧跟党走。
在这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70岁的老党员王仲华就是村民眼中的干部,大家都喊他“队长”。但他心里清楚自己是一名农民,“连村干部都算不上,只不过是村民小组长。”
20年前,一直在山林里养鸡的王仲华被推荐为村民小组长。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王仲华,不知道当这个“官”该干啥,他想到自己能干的事只有教村民养鸡致富、发展林下经济。这一招挺管用,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听他的”“服他了”。
2004年,已经54岁的王仲华越发想有更大的追求——入党。这让许多人非常不解,一些村民还抛来冷嘲热讽的话,“都快入土的人了,还想这事。”
王仲华歪歪斜斜地写下了人生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如今,身为小组长的他,多了个党员的身份,到村民家串门更勤了,与人说话声音更大了,而一些老跟村干部“对着来”的村民也变得更配合了。
在王仲华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村民特别是回乡创业的青年,开始向村里递交入党申请书。据统计,如今,全村1500多人中已有59名党员。
“紧跟党走”逐渐成为全村的“自觉行动”。
贫困户胡梦君对此深有感受。如今,她见人总笑眯眯地打招呼,而几年之前,她还是一名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精神病人。
2009年,常年患病的丈夫撒手离世,留下年迈的老人和2个小孩。突如其来的打击和生活的重担,让胡梦君彻底崩溃。她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住进附近的精神病医院。
精准扶贫开始后,村支书带着党员代表走进了胡梦君家。胡梦君的孩子不仅减免了学费,还领到了生活补助。病情开始好转的胡梦君也回到村里,干起“卫生保洁员”,身体还算硬朗的爹爹也到村口卖票,再加上“低保户补助”等,家里每年都有3万多元的收入,看病吃药还可以报销。
如今,两个儿子都考上了重点大学,大儿子已经毕业,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现在生活好多了,再也没有以前那种走投无路的感觉了。”胡梦君对于未来充满信心,病情也得到了控制,用药可以逐渐停了。“生活好了,心情好了,病当然就好了。”
“从100年前建立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至今,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在一起,不会落下任何一位贫困群众。”程时祥介绍,林家大湾村于2018年实现脱贫出列。
“不能仅仅满足于脱贫,必须谋求更大发展。”徐少华说,全村人都在要继承林育南、林育英等革命先烈的遗志,继续奋战在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的征程上。
2017年,林家大湾村自筹180万元,又从上级党委政府争取120万元,将破旧的村两委办公大楼改造建设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游客接待中心。“我们将以红色文化与绿色产业相结合,走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徐少华说,首先,充分传承红色文化历史,将共存社、浚新学校等打造一批新的红色旅游景点;同时,流转80亩土地建设白羊山庄,增添休闲旅游景点。此外,还将开发荒地资源,种植50亩花椒和100亩油茶,为村民增加更多的收入来源。
如今,林家大湾村每天都在变化,干净宽阔的水泥路穿村而过,郁郁葱葱的树木整齐排列,错落有致的房屋镶嵌其中;盘山而上,林育英、林育南故居旧址与各式民宿、农家乐,相得益彰,诉说着这里人民在百年风雨中一次又一次的战胜艰险,在伟大复兴新征程上一步又一步的不懈前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