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食尾子”背后的制胜密码(微观)

2021-03-30 14:33:01来源:央视网编辑: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一个展柜里,3枚1元面值的银元和1枚5分面值的铜币穿越历史长河、依然熠熠生辉。这4枚钱币,是朱德同志和康克清同志分别在长征途中和中央苏区瑞金分到的“伙食尾子”。在走南闯北的岁月里,他们省吃俭用,一直没有舍得把这些钱花掉,珍藏多年后郑重捐给了博物馆。

井冈山时期,由于敌人长期封锁,根据地的生活物资十分匮乏,连下饭的盐都是刮下老墙土熬成的硝盐。当时,红军官兵每人每天只有5分钱的伙食费。即便如此,在管理员同志的精打细算下,结算时还经常会有一些节余。经过士兵委员会讨论,这些伙食费一般按照官兵平等的原则平均分配给大家零用,被称作“伙食尾子”。从井冈山到遵义,从娄山关到腊子口,“伙食尾子”制度一直坚持着,见证了红军长征前后的峥嵘岁月,镌刻着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足印。

物质上的短缺反衬出精神上的富足。3枚银元与1枚铜币,见证着老一辈革命家的节俭美德,更彰显着“官兵一致同甘苦”的团结力量。“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大家同吃粗茶饭、同住茅草屋,不搞特殊化。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一样的5分钱伙食,一样的浆布衣裳,一样地百里挑粮上井冈,一样地长征路上吃野菜煮皮带……这些“一样”,让红军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

翻雪山时,一位军需处长把御寒的东西都发给别人,自己却穿单衣冻死在树下;过草地时,有人把剩余的干粮、捕捉的鱼虾让给伤员和战友,自己却以草根果腹,忍饥挨饿……生活上同甘共苦,战场上才能生死与共。参加过长征的女战士李伯钊曾动情回忆:“士兵爱士兵,士兵爱官长,官长爱士兵”“全军完全在政治思想上,活泼精神中,纯真的同志关系中,融成一体”。正是因为拥有同滋味、共安危的革命感情,保持同甘苦、共患难的战友深情,人民军队才能经千难而拖不垮、历万险而打不散。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这不仅是人民军队走过浴血奋斗的革命战争年代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发愤图强的建设、改革时期战胜艰险的重要法宝。从北大荒垦区人民上下一心,把莽莽荒原建成中华粮仓,到山西右玉21任县委书记带领干部群众坚持种树,把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再到数百万扶贫干部同贫困群众心想在一起、汗流在一起、苦吃在一起,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勠力同心共甘苦,敢教日月换新天,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密码”便蕴藏其中。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