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丨打开这份红色档案 感受烈火淬金的精神锋芒

2021-04-01 23:22:10来源:央视新闻编辑:覃贻花

“如庸夫庸妇之终老牖下,寸步不出雷池者,不可能,亦不愿!”由中央电视台、中央档案馆联合制作的百集微纪录《红色档案》之《一封家书》一经推出便引发热议,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

“知道你们情形尚好、有进步,十分欢喜”,这是毛泽东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毛岸英、毛岸青表达的思念之情;“我每次回想我妹天真烂漫的态度,爱我的真切,使我感奋百倍”,这是王一飞写给妻子陆缀雯的情话。字里行间,情深意切。

每一封家书都寄寓着绵绵深情,无论对亲人的无限牵挂还是对爱人的无限柔情,都极富感染力。更可敬的是,写信人超越了家庭之爱,心系苍生,胸怀天下,他们将满腔亲情化为改变社会的动力,“愿振作全副精神为党做事”。

“别后思量,才愈觉聚首时之乐。”其实,谁不愿与家人欢聚,谁不渴望一家人其乐融融,但是他们有坚定的信仰,身负时代重任,有改变国家命运的抱负,为了民族独立,他们矢志不渝,“为求主义实现而奋斗,为谋民众利益而牺牲”。

在那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年代,共产党人投身革命,往往遭遇流血牺牲的风险。许多时候,那一别便是诀别,那一封家书便是留给亲人最后的文字,比如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陈觉、赵云霄夫妻写给家人的信。“须把乾坤力挽回”,从这一封封家书中,今天的我们更看到了共产党人的情怀和担当,感受到了他们的初心与使命。

“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对我们来说,读仁人志士的革命家书,是一次精神洗礼的过程,也是获得精神滋养的过程,他们用生命写就的家书烛照我们的前行之路,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文丨余安康)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