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国、德国接连就历史上本国的干涉行为或殖民主义罪行,向非洲国家卢旺达、纳米比亚做出道歉。
而在大西洋另一边的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的领导人,也先后就本国历史上的种族主义罪行做出新的表态。
然而,相较于受害者曾经历的血腥与苦难,迟到的道歉是否还能称得上是正义?
一
德国外交部5月28日发表声明,承认德国对前殖民地纳米比亚的赫雷罗族人和纳马族人犯下“种族灭绝”的罪行。
德国曾于1884年至1915年对今天的非洲国家纳米比亚实施殖民统治。1904年至1908年间,纳米比亚境内赫雷罗族和纳马族人民发动起义,遭到德国殖民者残酷镇压。
据德方估算,共有多达8万名赫雷罗族人和至少1万名纳马族人死于镇压,分别占两个民族总人口的80%和50%。
德国外交部表示,德国将提供11亿欧元,用于建立一个帮助纳米比亚和种族灭绝受害者后人的重建和发展项目。德国电视一台报道称,这笔资金将在30年内到位。
但是,德国外交部同时强调,其承认种族灭绝的声明并不能作为在法律上提出赔偿要求的依据。
而就在德国做出道歉的前一天,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问卢旺达首都基加利时首次承认,法国对1994年发生的约100万人死亡的卢旺达大屠杀负有“道德责任”。
但马克龙同时强调,法国没有参与当时发生的种族灭绝,“不是杀人者的帮凶”。
1994年4月至7月,卢旺达图西族和胡图族发生大规模暴力冲突,共有50万至100万人被杀害,其中大部分死者为图西族人。长期以来,卢旺达政府和民间认为法国放任大屠杀的发生,法卢两国围绕与大屠杀相关的历史问题矛盾不断,甚至一度断交。
今年3月,马克龙委派的以历史学家为主的调查组指出,当时的法国政府对大屠杀的准备工作“视而不见”,对了解杀戮的程度“反应迟缓”,导致本可预见的大屠杀发生,但法国并没有直接参与冲突。
二
就在法、德两国为历史问题向外国民众道歉的同时,加拿大和美国近日则在忙着收拾国内种族主义的“烂账”。
当地时间5月30日,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下令全国所有联邦机构大楼降半旗,以悼念5月28日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坎卢普斯一所印第安人寄宿学校旧址发现的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
加拿大原住民组织第一民族大会全国酋长佩里·贝勒加德同日对媒体说,在原住民寄宿学校旧址发现215具儿童遗骸是对原住民“实施种族灭绝的又一明证”。
据史料记载,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估计有15万名原住民儿童被强迫离开父母,进入寄宿学校学习“文化和文明”。
2015年,加拿大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发布关于寄宿学校的报告,报告详细描述了寄宿学校对原住民儿童的残酷虐待,认为至少有3200名儿童被虐致死。但此次被发现的215具遗骸,并未被包含在2015年的调查数据当中。
如果说当年的加拿大“寄宿学校”还裹上了一层“同化”面纱,那么距今100年前的美国“塔尔萨种族大屠杀”则已经是赤裸裸的种族暴力杀戮了。
塔尔萨20世纪初因附近发现石油致富。市内格林伍德社区经过黑人企业家十几年苦心经营,发展成为当时全美最繁荣的黑人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号称“黑色华尔街”。
1921年5月31日和6月1日,白人暴徒集结,袭击并纵火焚烧格林伍德黑人社区,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约300名黑人遇害,社区约1万名黑人居民无家可归。
当地时间6月1日,美国总统拜登到访俄克拉荷马州,出席“塔尔萨种族大屠杀”100年纪念活动。他表示,美国需要正视有关种族不公的黑暗历史。
据报道,拜登是首位出席塔尔萨纪念活动的在任美国总统。
三
从法、德政府接连道歉,到加、美领导人对本国种族主义问题做出新的表态,这些一贯标榜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西方国家,究竟怎么了?
其实,“魔鬼藏在细节中”。
2004年,时任德国发展部长访问纳米比亚,首次就本国殖民历史向纳米比亚道歉。德国仅承认对屠杀有“道德责任”,但拒绝承认犯下种族灭绝的罪行。
道德责任和承认罪行意味着完全不同的法律责任。于是,从2015年起,两国又开始就殖民统治历史问题进行了5年多的谈判。
不过,即使在最新达成的协议里,德国仍咬定“不得借此索取任何赔偿”的底线,所谓“发展援助”不但分期长达30年,而且故意回避了“赔偿”一词。
有赫雷罗族人和纳马族人表示,德国的出钱方式更像是一种“侮辱”。
有专家指出,非洲大陆因其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潜力正成为近年来大国博弈的热土。法德此举恐怕并非单纯“道歉”,而是旨在“通过实现历史救赎,重新获得在非洲的立足之地”。
而对于加拿大和美国来说,其国内的种族主义问题更不仅仅属于历史,而是依然存在于当下,并在国家内部日益造成分裂。正是在此背景下,两国政府均欲借对历史问题的表态缓解国内的种族问题压力。
不过,现实问题始终是现实问题。2016年9月16日,塔尔萨市非洲裔男子特伦斯·克拉彻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死于白人警察枪下。事发地距离当年的“黑色华尔街”不到三英里,而克拉彻的曾祖母曾在当年的塔尔萨大屠杀中侥幸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