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凌晨3点,见证“人造太阳”创世界纪录

2021-07-09 16:18:29来源:新华社客户端编辑:何勇

2021年5月28日,凌晨3点02分,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控制大厅。

所有人屏气凝神,盯着大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我站在控制大厅中央,一直把相机举在眼前,通过取景窗看着这一切。“98,99,100!”欢呼和掌声瞬间爆发,人们纷纷起立、鼓掌、互相拥抱。我不断按下快门,记录下这一历史性时刻。热烈的氛围和激动的心情,让我全然忘却了在此前的漫长等待中,不断与困意作斗争的挣扎感。

↑ 5月28日凌晨拍摄的实验成功后的EAST控制大厅。

↑ 5月28日凌晨,在EAST控制大厅,工作人员在实验成功后起立庆祝。

就这样,我有幸现场见证了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下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向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同时,我也是现场唯一一名摄影记者,独家照片的价值不言而喻。能如此幸运得到这个机会,源自新华社安徽分社摄影团队几个月来的不懈努力。

今年年初我们得知,“人造太阳”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准备挑战科学新目标。大科学装置的重要实验,具有很强的新闻价值。同时,是否有机会拍摄神秘的“人造太阳”内部影像,对摄影记者来说充满诱惑。

高精尖科学装置的管理规定十分严格,直到4月13日,我和同事刘军喜、黄博涵才获得了第一次拍摄机会,但十分“不解渴”,只允许拍摄装置外观。

↑ 4月13日拍摄的EAST。

↑ 4月13日,工作人员对EAST进行升级改造。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经过不断沟通,4月28日,我们终于获准进入“人造太阳”内部核心区域拍摄。这个机会弥足珍贵,因为拍摄结束后,“人造太阳”就将封闭,准备进行下一步实验。可以说,我们抓住了最后的机会。“人造太阳”内部是狭窄的环形结构,光滑的金属表面让人无处借力,只能努力在狭小的空间里维持平衡,同时争分夺秒拍摄照片和视频。多拍一些,就多一份珍贵的影像资料。想到自己站立的地方竟然能达到上千万甚至上亿摄氏度,感觉十分神奇。

↑ 4月28日,工作人员对EAST进行升级改造。

↑ 4月28日,工作人员对EAST进行升级改造。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改造完成,只待实验。等待期间,分社采编团队付出很大努力对接沟通,只为争取在关键时刻有实时报道,甚至独家报道的可能。终于在5月26日晚上得到消息,第二天“人造太阳”将会冲击世界纪录,而新华社得到了独家拍摄照片的机会。

5月27日上午8点多,我和同事们就来到“人造太阳”控制大厅等待,科学家们开始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放电实验。实验有不确定性,我们对此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等待的过程会如此漫长。

夜幕降临后,大厅里的气氛更加严肃而热烈。经过整个白天的运行,科研工作者们对装置的状态更加了解,大家都想加一口气,一举成功。然而破纪录何其容易,这是一场对耐心的考验。

↑ 5月28日凌晨,工作人员在EAST控制大厅操作实验。

十多个小时的等待中,我们也逐渐和旁边的科学家们熟络起来,他们深入浅出的解释,让我们也了解到一些皮毛知识。

仿佛是考验一般,深夜里还经历了令人沮丧的“假成功”。0点左右,一次放电实验一举达到105秒,正当全场欢呼雀跃时,一旁科研人员一句“实验不成功,中间40秒左右温度下来了”。瞬间,心情回到谷底。

↑ 5月28日凌晨,在EAST控制大厅,工作人员在查看实验数据。

所有人都在和困意做斗争,我们一度怀疑,今天是不是无法实现目标了。毕竟科学家们也说,他们经历过太多次实验熬到深夜却一无所获,但实验还在一次次继续,时间来到了凌晨三点。

↑ 5月28日凌晨,在EAST控制大厅,屏幕显示实验进入10秒倒计时。

突然之间,成功的时刻到来了,又惊又喜的感觉,之前的等待都值得了。

这是一次特殊而难忘的拍摄经历,相信在未来,“人造太阳”还会创下新纪录,期待到时,我仍然能有幸现场见证。

策划:兰红光

统筹:费茂华、周大庆

记者:周牧

编辑:刘金海、雒圆、王南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