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嘎拉村成“雪域桃源” 村民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2021-08-01 12:37:05来源:央视新闻编辑:

沿着318国道,一路向西,离开云南,经西藏昌都芒康县、左贡县,就来到西藏林芝的嘎拉村。

这里因春季盛开的山野桃花而闻名,一年一度的桃花节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当地村民开辟了创收渠道。


总台央视记者 薛晨:西藏林芝的嘎拉村位于国道318沿线,桃林总面积超过500亩,有着桃花村的美誉。七八月份桃花村虽然没有桃花朵朵,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成为雪域高原上吃生态饭、走致富路的乡村振兴样本。


林芝,素有西藏小江南的美称,每到三四月份,漫山遍野的桃花绽放在古朴苍虬的桃树上,不但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踏青赏花,也为这里带来了新的致富路。从2002年开始,嘎拉村已经成功举办了19届桃花节,2021年上半年旅游产业收入达到780万元。记者来到这里时,桃花节已经闭幕,村民们开始进入农忙季节。


早晨7点多,记者坐着拖拉机,跟随嘎拉村村民达瓦坚参一家去地里割麦子,金黄色的麦穗,轰隆隆的收割机,达瓦坚参和村民们干得热火朝天。不一会,他家的拖拉机上就堆满了麦秸秆。


今年37岁的达瓦坚参告诉记者,这些年通过村里的桃花源集体经济分红,全家人能分到10多万。附近拉林铁路、公路的建设开通,也让参加村集体运输队的达瓦坚参一年又收入10多万。再加上土地流转、林业补贴和牧业等收入来源,他们家年收入达到了35万元左右,日子也是越过越有奔头。


总台央视记者 薛晨:刚才达瓦坚参告诉我,他们家的生活水平在村里算是中等,我还不相信。但是当我走在嘎拉村的街道上,看到这里家家户户都住着独门独院的藏式民居,门口停放的大卡车、越野车和小轿车,以及便民服务中心的卫生室和绿色银行,我相信了,这里的村民生活过得真是比蜜还要甜。


外人难以想象,如今生活比蜜还要甜的嘎拉村村民,上世纪80年代还在色季拉山山沟里靠伐木维生。随着国家林业改革,伐木被禁止,村民们才从伐木向护林转变。当时,村里的1200多棵古桃树被分到各家各户,村里会组织施肥、养护等。2000年前后,随着周边到村里来观赏桃花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萌生了发展桃花经济的想法。20多年来,通过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路径,和农业综合体、嘎拉桃花源等项目建设,2020年全村152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3万元。

富裕起来的村民们更加注重环保,共建良好生态,共享美好生活。在“绿色银行”记者看到了一本册子,登记了数月间村民们用可回收垃圾兑换生活物品的记录。这天,达瓦坚参的妈妈卓玛提了一袋空瓶子,通过积分兑换,高兴地换走了一袋盐巴。


西藏林芝嘎拉自然村村民 卓玛:平常我还捡一些烟头呀、纸盒呀、可乐罐子之类的来换,换过卫生纸、酱油还有洗衣粉、肥皂,我觉得特别好。


西藏林芝嘎拉自然村乡村振兴专干 益西曲珍:因为我们村在318国道上面嘛,然后又是旅游村,就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我们就弄成这样的一个绿色银行。因为我们嘎拉村是靠生态吃饭的嘛,所以我们要保护好。


嘎拉村的巨变,只是林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个缩影。“十三五”以来,林芝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修复工作,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重点造林工程建设等国土绿化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53.6%。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持续保持在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不断增强,“绿色家底”越来越殷实。(总台央视记者 薛晨 温创 周岭 王新琦 西藏台 玉措 林芝台 郭学娟)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