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天路看变迁丨拉萨当雄:“天选牧场”的盛世欢歌

2021-08-09 15:02:0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邓强

拉萨当雄县的“当雄”,藏语意为“天选牧场”,有美丽的圣湖纳木错,有巍峨的念青唐古拉山,更有传承了300多年的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当吉仁”赛马节。曾经,那里是十八军独立支队进入拉萨的关键一站,而今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当雄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生态产业,走出了一条“当雄特色”的小康之路。

沿着当年十八军独立支队进藏的线路,记者从那曲一路向南行进,穿过壮美辽阔的羌塘草原,就来到了拉萨市当雄县。十八军进藏的见证人索朗多吉老人就住在当雄县乌玛塘乡纳龙村,这栋漂亮的藏式民居就是老人的家。

索朗多吉老人今年已经82岁,虽然视力下降,但身体依然硬朗,讲起70年前十八军进藏的故事,他的记忆十分清晰。

当雄县乌玛塘乡纳龙村村民 索朗多吉:他们是背着包囊、骑着骆驼来我们这边的,他们来的时候,正是藏历9月份,大雪纷飞,进藏战士们的衣服还很破旧,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几天都没有吃饭了,但是部队纪律严明,绝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他们还来牧区给牧民们看病,语言不通,就用手语来跟牧民们沟通。第二批来的时候,他们需要牧民的牦牛帮忙运送物资,也是用银元来进行等价交换。

西藏民主改革后,翻身农奴做了主人。说起70年来西藏的变化,索朗多吉老人感慨万千。

当雄县乌玛塘乡纳龙村村民 索朗多吉:当时生活是很艰苦的,别说是肉,连糌粑都吃不到,还要去外面乞讨,才能吃得到,乞讨也有可能两三天都要不到。当时别说车辆了,牦牛都变成了一种奢侈品。

如今,索朗多吉老人家里有8口人,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家里搬出了帐篷住进了温暖的固定民居。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国家持续加大对西藏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索朗多吉的儿子抓住机遇搞起了畜牧业和运输业,家里买了小轿车和大货车,每年创收20多万元,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当雄县乌玛塘乡纳龙村村民 索朗多吉:现在每家每户都有了稳定的收入,牛奶、肉、鸡蛋、蔬菜,现在的话太多了,生活太好了。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繁荣,越来越昌盛。

索朗多吉老人一家只是当雄农牧民全面奔小康的一个缩影,“十三五”以来,当雄县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坚持生态优先战略,统筹推进草原保护与草原畜牧业发展,还探索出文化赋能产业升级、产业发展助力精准扶贫的“当雄模式”。

记者 张雪松:我们来到拉萨当雄的时候,正赶上当地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赛马节,藏族同胞都身着盛装来出席这场草原的盛宴,他们说正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匹匹奔腾的骏马也寄托了藏族同胞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吉仁”赛马节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如今已成为当雄发扬民族体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产业品牌,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了解西藏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

赛马节期间,最热闹的当属为期三天的赛马活动,10公里马长跑、马短跑、走马、马术表演,展现着藏族少年在马背上的飒爽英姿。

今年15岁的索朗顿珠已经参加了5届“当吉仁”赛马节,这匹赛马是叔叔花了5万元买的。索朗顿珠的叔叔说,现在家里生活好了,放牧都是骑摩托车,而赛马是多年来的传统,更是游牧文化的传承。

每年,为期一周的当雄“当吉仁”赛马节都会吸引来自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等地的众多群众参与。赛马节期间,还会进行拔河、服饰展演、民歌对唱、草原舞会、纳木错环湖赛等丰富多彩的项目。

2018年以来,当雄县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启动建设文化旅游、牦牛产业、冰川水产业等富民工程,极大推动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拉萨市当雄县副县长 扎西桑珠:2015年底开始我们全面铺开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工作,围绕畜牧业、旅游业、净土健康产业这三个我们当雄的特点铺开了脱贫攻坚的产业发展。2018年当雄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800多户顺利通过了国家的脱贫考核验收。当雄县老百姓现在一年的人均纯收入就在2万块钱左右,那么比2015年之前翻了5倍。

(总台央视记者 张雪松 聂继承 当雄台)

(编辑 万宣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