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学科类校外培训合规要求,界定了7种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行为,要求建立辨别机制、落实属地管理、强化监管执法。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就《通知》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些地方培训机构改头换面,隐形变异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介绍,双减意见印发以来,各地大力推进校外培训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但是,一些地方出现了培训机构由“地上”转入“地下”,改头换面,以“高端家政”“众筹私教”“游学研学”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的隐形变异问题,严重干扰政策执行,给改革推进造成阻碍。
为进一步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行为,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教育部组织有关高校和专家开展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地方教育部门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建议,对治理变相违规学科类培训进行充分论证,研究提出治理举措。在此基础上,教育部研制起草了《通知》。
7种变异形态的学科类培训行为,应依法依规查处
《通知》明确合规标准,列举违规形态,从正反两个方面划清合规培训行为与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行为的界限。
首先,《通知》强调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须在培训主体、培训人员、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同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其次,《通知》对照上述合规标准,逐项列举出7种隐形变异形态。对不符合合规性要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学科类培训行为,应依法依规予以查处:
1、违反培训主体有关规定,证照不全的机构或个人,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2、违反培训人员有关规定,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开展有偿补课。
3、违反培训时间有关规定,通过“直播变录播”等方式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4、违反培训地点有关规定,组织异地培训,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化整为零在登记场所之外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
5、违反培训内容有关规定,以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或者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6、违反培训方式有关规定,线下机构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违规开展线上学科类培训。
7、其他违反相关规定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
建立辨别机制,落实属地管理,强化监管执法
针对隐形变异违规培训问题,《通知》注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提出了三项具体措施:
一是建立辨别机制,着力解决“查处什么”的问题。规定地方可以成立专家委员会或指定专业机构,对隐形变异培训行为进行科学辨别。
二是落实属地管理,着力解决“谁来查处”的问题。压实主体责任,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学科类培训的隐形变异问题进行查处。对于证照不全的机构和个人,根据国务院《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予以查处。对跨区域违规行为,由培训机构审批地、违规行为发生地相关部门共同查处。
三是强化监管执法,着力解决“怎么查处”的问题。强调要压实管理责任,充分利用网格化综治体系开展巡查执法,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大执法力度,推进“互联网+监管”,探索信用惩戒等多种监管方式。
专家观点
与常规校外培训机构的经营行为不同,各类无证无照培训活动的复杂性更高、隐秘性更强、灵活性更大。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各地在治理时或可从以下几方面破题并发力:一是进一步厘清治理边界,二是进一步加强综合执法,三是进一步强化监管力量,四是进一步推进社会共治。要从根本上落实“双减”任务,还需要各地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全力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努力办好办强各级各类教育。
——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董圣足
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主阵地作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减少家长和学生的“提分”需求。此外,学校要以更积极的态度,改进管理与评价,以人性化管理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自觉性、积极性与和创造性;引入增值评价,克服“大锅饭”的弊端,切实提升效能。同时要密合责任链,要更加深入细致了解每一个学生,优化教学各个环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改进教育教学方式,练好学校内功,在“双减”工作中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才能确保“双减”政策落地有效。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