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班洪村是地处中缅边境的佤族村寨。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发展旅游、养殖等产业,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248万元,成为临沧市村集体收入最高的村。但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产业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一些困难。总台记者近日在班洪村记录了村干部带领村民,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为产业发展付出的不懈努力。
这两天,班洪村请来了党的二十大代表赵跃芳来给村民宣讲二十大精神,与当地村民谈感想、提建议、谋发展。
临沧市临翔区马台乡马台村党总支书记 赵跃芳:要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我认为我们最主要的是要确保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班洪村位于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班洪村靠着特色产业脱贫致富。这几年,村集体发展蜜蜂养殖,收入曾达100多万元,村民也有了分红。后来,由于经验不足,很多村民放弃了养蜂。现在,怎么再说服村民继续做大养蜂产业呢?
新老两位支书走村串户,一边调研,一边想办法。
临沧市沧源县班洪乡班洪村党总支书记 杨志良:二十大报告里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们虽然已经脱贫了,但是我们的产业还在发展阶段,遇到困难很正常,所以我们现在最主要的就是不让大家泄气。
发展起蜜蜂养殖,村民们首先担心的是买蜂的钱从哪里来;二是不懂技术,养不好蜜蜂就产不出蜂蜜,白白搭上功夫。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难题。在村子的蜜蜂繁育基地,杨志良发现,如果把这个基地利用好,就解决了蜜蜂的繁育问题,也就省下了村民买蜜蜂的资金。
临沧市沧源县班洪乡班洪村党总支书记 杨志良:这里就是我们的蜜蜂扩繁基地,现在的功能就是把我们的蜂群扩繁出来,比如我们一箱蜂繁育到四箱五箱,以后养蜂我们不用去外面采购蜂箱,我们自己边扩繁边养殖,形成规模化也可以扩大起来。以后这个繁育场一年蜂群可以扩大到1000箱到1500箱。
困扰村民的技术问题,杨志良也有了打算。今年十月,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在沧源县正式落户,杨志良立即联系到所里的技术人员,谈了村里的规划和遇到的困难。这两天,新一批蜜蜂养殖户的培训开始了。
云南临沧市沧源县班洪乡班洪村党总支书记 杨志良:下一步我们就把蜂箱推广到群众手上,推广到每家每户。我们来服务,他只要管理好蜂箱,养出来的蜜我们全部收回来。根据我们的推算,一户农户要是他能管理200箱左右,一年可以有五万元左右的收入。
成熟的技术、可观的收入,让班洪村有了继续发展这项“甜蜜”产业的底气,蜂蜜销路,这两天也传来好消息:已经收到与班洪村结为东西部对口帮扶的上海崇明区500吨以上的购买订单。
临沧市沧源县班洪乡班洪村村民 肖安海:现在对我们养殖户来说,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村里给我们铺好了路,我们就跟着干。
临沧市沧源县班洪乡班洪村村民 肖金刚:二十大报告里面说了,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扩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发展蜜蜂养殖,这就是我们的特色产业,等到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的蜂蜜也就实实在在变成我们的收入,相信我们的日子也会像蜂蜜一样越来越甜。
(总台记者 张江元 郭峰 刘文杰 宋东东 李楹 郭津 云南台 临沧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