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城市群聚集全国过半“专精特新”企业 城市群,产业链,战略企业,科学家,一个都不能少

2022-12-12 21:59:2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陈乐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代表的中国主要城市群,正成为推动科技和产业共享创新,从“制造”向“智造”跃升的强大主力——12月8日,在“大湾区科学论坛湾区科创峰会”上,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共享创新指数研究报告》显示,以科创为特色的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和成渝四大城市群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目前四大城市群共有“专精特新”企业4980家,占全国的50.2%,与此同时,中国内地有超六成的“灯塔工厂”也聚集于此。

大湾区科学论坛湾区科创峰会现场

参会专家表示,世纪疫情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让经济快速恢复并持续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越来越重要的一项任务。面向未来,以“制造基底+创新基因+数字基础设施”的底座基石,以政企学研协同创新“有来有往”的多向互动,以战略型大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共享共融,以战略科学家与产业科学家“研产一体”长效驱动为特点的共享创新模式,将成为中国经济“强筋健骨”的动力支撑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源泉。

敢于继续“吃螃蟹”——

科创使大湾区成亚洲具创新潜力区域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常关键的任务之一,也是我们这几代人的历史使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在峰会上掷地有声。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位于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自2018年对外开放以来,已完成8轮用户实验共800多项课题、全球累计注册用户4000多名,已经成为粤港科技创新的共享性关键支撑平台,在新型能源材料、航空材料等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成为支撑大湾区乃至我国攀登全球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高峰的“大国重器”之一。

纵观全球,发展和创新进入十字路口,唯有准确把握形势,才能找到出路;唯有坚持自立自强,方能屹立不倒。“21世纪将是亚洲世纪!”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卓越院士、新加坡前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凯硕在视频演讲中强调,“中国和许多其他亚洲国家需要加大对科学技术投资,更加自力更生,尽可能在本区域内进行技术创新,就像美国目前在硅谷所能做到的那样。”而在马凯硕眼中,粤港澳大湾区则是亚洲最具创新潜力的区域。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卓越院士、新加坡前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凯硕

共创共享新价值——

创新需要政产学研“相互奔赴”彼此成就

科技和产业创新,归根到底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实践中,粤港澳大湾区逐步探索了一条从基础研发、技术攻关、市场应用到社会利益创造的价值生态链条,实现了创新活动从出发点到落脚点的“正向循环”。科学家+企业家、大企业+中小微、核心城市+成员城市,再加上一国两制,都是大湾区独特多元优势。

多主体参与的创新活动,讲究的是开放共享,追求的是合作共赢。作为土生土长的澳门科学家,澳门大学教授、2022“科学探索奖”得主麦沛然更懂得这句话的含义。麦沛然在峰会中以自身经历为例,分享如何在澳门大学、珠海横琴和深圳河套科技园三地奔走,连通研发、制造、应用和市场。“大湾区数实并重、软硬一体的研发和产业生态,不仅让产业链、基地、人才等优势可以跨境利用,还能在与现实需求和市场的沟通对接中锤炼产品研发,提升创新‘含金量’和竞争力。”

澳门大学教授、2022“科学探索奖”得主麦沛然

“澳门将加强与横琴以及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合作,为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以及融入国家创新的体系而努力”,澳门特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相关领导表示,将持续鼓励及推动澳门科技企业与大湾区高等院校的合作,积极促进产学研的融合发展。(文/唐堂 图由腾讯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