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 朱杨柱如何三次逐梦?

2023-05-29 12:20:38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覃贻花

作为神十六乘组的航天飞行工程师,航天员朱杨柱从少年时,也有一个翱翔蓝天的梦想。2020年9月,经过层层选拔,入选我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系统训练,他从一名军校教员成长为一名具备飞行能力的航天员,明天(30日)他即将踏上太空之旅,实现自己的飞天梦。

正在进行训练的就是航天员朱杨柱,经过严格系统的训练,他已经熟练掌握了所有飞行程序及操作规程,2022年入选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在这次任务中,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主要负责空间站整个飞行器平台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等工作。

航天员 朱杨柱:出现一些可能小故障什么的,是需要工程师去参与,去与地面协同,恢复我们的运行状态,我更多的是平台的一些产品的维护维修。

今年36岁的朱杨柱,出生在江苏沛县,从小就有一个翱翔蓝天的梦想。读高中时与空军招飞选拔失之交臂,在老师和家人的建议下,朱杨柱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坚定地选择了国防科技大学。

航天员 朱杨柱:当时就只报了一个志愿就是国防科技大学,而且我一定要报跟飞行有关的专业,一看正好国防科大里面有航天学院,叫飞行器系统与工程这个专业,所以说我就选了这一个专业,而且不接受调剂,要考就考最好的。

2005年,朱杨柱如愿成为国防科技大学航天学院的一名学员。在军校期间,朱杨柱一直沉浸在自己热爱的飞行专业研究领域。大四那年,正在加紧备战研究生考试的朱杨柱,得知空军面向大学生招收飞行员的消息,再次点燃了他的飞行梦。

航天员 朱杨柱:到了进了这个复选,复选其实很多项目也过了,差一点点,擦肩而过了吧,又与飞行擦肩而过 。

虽然无缘飞行梦,朱杨柱却得以在国防科技大学继续深造,从空气动力学到流体动力学,十年潜心研究,在航天飞行领域的深厚理论功底,为他日后成为一名航天飞行工程师打下坚实基础。2018年初,我国启动了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已经在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担任副教授的朱杨柱,毫不犹豫地选择报名。

航天员 朱杨柱:航天工程大学是一个选拔的单位,没想到我又来了,第三次有机会向自己的梦想再努力一把。就是我当时也想着顺其自然吧,就是重在参与。后来又很意外地走到了复选,又到定选。到第三次的时候就没有抱太大希望,反而收获了希望。

第三批航天员的训练,要进行八大类、百余项课目的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其中,光基础理论学习就包括了高等数学、飞行动力学、空气动力学、宇宙航行学以及航天医学知识等二十几门课程。

航天员 朱杨柱:就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当时上这个基础理论力学的时候,理论力学就用了一上午把它弄完了。我们三批进来以后时间很短,紧接着很快要去执行任务,要赶得更快一些,而且可能立足于我们自身有一些知识背景。

除了理论基础,航天员还必须具备在轨执行任务的能力。航天员要在中性浮力水槽中模拟进行舱外训练,由于水的浮力和阻力,航天员需要更多的力量和耐力来完成各种动作,这也是航天员训练中最辛苦的课目之一。

航天员 朱杨柱:我比较喜欢水下训练,就是感觉像飞起来的感觉。我说这个水下训练能不能多给我加两次,回来以后会感觉睡得比较香,实际上是有疲惫的,但是我没有觉得这个疲惫会影响我的发挥、影响操作,我反而觉得它这个整个水下移动的过程、操作的过程,都是比较有乐趣的。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后,将对接于核心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按照任务规划,神舟十六号飞行任务将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和货物气闸舱出舱任务;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开展平台管理工作、航天员保障相关工作以及科普教育等重要活动。

航天员 朱杨柱:我觉得要是对于执行任务来讲的话,我们用两年多的时间,目前来看也是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的。在训练的过程中及时地发现问题要的是效率,我们一切都是以战斗力为标准,向战斗力看齐,这样的话就是我们上“战场”也能胸有成竹。

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神舟十六号乘组是空间站转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的首个飞行乘组,作为空间站的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对未来空间站将发挥的作用充满了期待。

航天员 朱杨柱:现在空间站三舱已经建成,很多机柜都已经上去了,很多机柜都已经到位了,而且我们这一次有很多很多的科学实验。我期待就是上去以后协助地面人员,让咱们的空间站更加稳定高效、长久安全地运行 。争取咱们的空间站早出、多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我觉得会让大家耳目一新,会看到更多的高水平成果出来的。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