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AI生成图片侵权案胜诉背后 对话当事人:法院判决体现对技术创新支持

2024-01-14 15:03:49来源:封面新闻编辑:何勇

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实习生 袁梦馨

日前,全国首例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案一审判决已生效,原告李昀锴胜诉后放弃被告500元赔偿。该案作为中国首例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案,入选2023年中国法治实施十大事件。

1月14日,封面新闻记者致电李昀锴,就该案的争议点进行采访。

AI生成图片引发著作权诉讼

90后律师起诉他人侵权

90后的李昀锴是职业律师,同时也是人工智能软件创作绘画作品的资深爱好者。

2023年2月24日,李昀锴使用Stable Diffusion模型,通过在模型上输入数十个提示词,设置相关迭代步数、图片高度、提示词引导系数以及随机数种子等,生成了数张人像图片,并以“春风送来了温柔”为名,发布在社交平台上。


李昀锴使用Stable Diffusion生成的图片(受访者提供)

2023年3月2日,一自媒体账号发布《三月的爱情,在桃花里》文章,使用了李昀锴制作的图片。

李昀锴认为,对方在未获得他的许可的情况下截掉他在小红书平台有署名的水印进行发布,侵犯了署名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2023年5月,李昀锴起诉被告刘某侵害作品署名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一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立案。

2023年11月27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判定被告侵害原告就涉案图片享有的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2024年1月9日,李昀锴选择放弃法院判决的500元赔偿。

记者获取判决书内容显示,法院认为,人们利用人工智能模型生成图片时,不存在两个主体之间确定谁为创作者的问题,本质上,仍然是人利用工具进行创作,即整个创作过程中进行智力投入的是人而非人工智能模型,“鼓励创作,被公认为著作权制度的核心目的,只有正确地适用著作权制度,以妥当的法律手段,鼓励更多的人用最新的工具去创作,才能更有利于作品的创作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为何Ai生成图片受版权保护?

对话当事人:创作者投入了智力和独特角度

对于这一判决结果,引发了AI从业者、爱好者和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人士们的热议。有人认为,AI生成的图片程度不足以使其构成作品,但AI模型的训练素材却是侵权的,为什么生成的图片还要受版权保护?


Stable Diffusion中修改图片参数后,输出结果发生了变化(受访者提供)

此次案件最大争议点在于AI生成的图片是否构成作品,李昀锴透露,按《著作权法》规定,是不是构成作品主要看有没有相应的独创性,而独创性的判断标准是看作者是否为作品投入了足够的劳动,能不能体现出创作者审美情趣,“只要创作者为作品投入了足够的智力因素,能体现出创作者独特的视角或观点,基本上就可以认定构成作品。”

因此,对于创作者来说,要保留足够的创作证据,证明其为作品所付出的思考,以及能体现出创作者独特的视角。


Stable Diffusion中修改图片参数后,输出结果发生了变化(受访者提供)

李昀锴认为,目前为止所有的AI工具都不会有自我意识,它无法自行决定创作的风格、内容、题材,在内容创作的过程中,人才是具有主体性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要对AI工具足够的熟悉,不断地练习,而这其中也有很高的学习成本;另外,创作者本人要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即使用工具决定了创作的下限,创作者的审美情趣决定了创作的上限。

与此同时,受众对美的感知不会因为创作主体是人还是AI而消失,“判断一个东西是不是构成作品,不应该只是审查所谓的“创作主体”或是所谓的“创作高度”,而应该从最终作品形成之后带给人的感受来看,这种客观性的审查标准才是《著作权法》所鼓励的。”

AI创作进行的前期工作叫做训练,即学习不同作品中不同的创作元素或不同的创作风格,但训练过程并没有侵犯著作权,使用经过训练的AI模型就更不存在侵权行为,因为在训练学习的过程中,创作者并没有完全复制作品或素材,也没有把原素材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

李昀锴认为,使用AI素材库进行训练更偏向于《著作权法》里的合理使用环节,因为这种使用行为没有侵犯权利,也不影响原有作品的使用。

首例案背后意义:

法院判决体现对技术创新支持

记者了解到,该案为全国首例AI生成图片引发的著作权诉讼,之前也没有任何先例可参考。而对于此次胜诉的意义,李昀锴表示,法院判决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法律对技术创新的支持。


北京互联网法院民事判决书

“如果创作者对技术创新投入了足够的时间、精力,或是投入了相应的成本,法院就会倾向于保护。”李昀锴也想通过这个案例向社会传达,AI技术已渗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应该重视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而法院没有办法仅通过这一个判决去解决,只能在后续实践中不断地摸索。

他说,现在不管是用户个人还是公司,都在探索如何把AI作为生产力工具,此次判决至少目前让他们不用担心自己投入的精力不会受到保护,另外一方面也会让大家开始考虑利益平衡,目前国内的大模型平台或者AI工具平台的用户协议都约定用户只有使用权,用户生成内容的所有版权都归平台所有。在这个案子里,法院认为用户对于自己所生成的作品有更大的贡献,可以赋予用户相应的权利,这对国内平台的商业实践也会有影响。


北京互联网法院判决刘某赔偿李昀锴500元(受访者提供)

“AI技术从2022年9月开始普及,到现在也只有一年多,我国不论是立法还是出台行政规范都需要一年多甚至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出结果。”李昀锴告诉记者,目前来看,国内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或者AI的法律只有《著作权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及相应的算法推荐规定,AI技术发展得太快,而法律和行政法规具有相应的滞后性。从个人的角度,他建议大家不妨先使用目前现有的规范去做一些原则性规制,等AI技术真正的发展了,再进行进一步立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