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视界丨你停在“流量依赖”时,网红经济已进入下半场

2024-06-12 08:13:21来源:天府新视界编辑:蒋华


端午假期,阿勒泰的酒店预订量大幅增长,同时,新疆、内蒙古、四川等地的草原类目的地热度也上涨明显。这离不开前段时间《我的阿勒泰》热播的影响。流量带动变现,再次印证了网红经济的力量。

在互联网时代,谈到“流量为王”,很多人不置可否。一些城市、企业跻身“网红”,其中不乏因流量而迎来爆火的淄博、哈尔滨、天水等地。“不经意间”的流量激增,带来“泼天富贵”,网红经济的红利已经一次又一次地让人尝到甜头。

但凡事过犹不及,这段时间,一些机构和企业迷信“流量为王”,在追逐网红经济的过程中,甚至发展成流量焦虑、流量依赖,误入歧途。

5月,菏泽南站因郭有才出圈,但“泼天富贵”还没来,就先迎来了各路直播“神魔”;本月初,有网络主播在河南郑州千玺广场附近直播约架,9日,郑州市公安局郑东新区分局就此发布通报,已按寻衅滋事罪立案侦查。

同样是流量,为何有人得福、有人引祸?


流量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

饥不择食,“捡到篮子都是菜”的流量,是极为危险的。

法国心理学家勒庞曾在《乌合之众》中对群体的心理意识做过精准分析,认为群体行为具有盲目性、情绪性和极端性特点。而据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核心趋势年度报告(2023)》显示,202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规模已超12.24亿,用户月触网时长稳定在160小时左右。当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地方、不同生活的人云集到互联网,互联网的匿名性,让一些情绪化的东西更加肆无忌惮地放大,导致出现了一种怪状——谁挑动情绪,谁就有流量;谁够奇特,谁就能吸引更多看客。

“黑红也是红”,这种认识下,情绪、猎奇两种方向,愈发成为流量必争之地。甚至好好的话不能说,越是极端的话,越能挑动情绪;好好的表演没流量,越是人设有反差,甚至擦边和低俗,才有流量捷径。

然而,如果纵容网红经济朝着这个方向走去,不仅会令网红产业野蛮生长,更受伤的,还是一个地方和机构的口碑。


流量焦虑,就是成天担心自己不火,抢占不了市场;流量依赖,就是在发展旅游、提升影响力方面,只想用流量手段,甚至想策划一些“事件”,制造“泼天富贵”。

对于一些趴在互联网上靠流量养着的MCN小公司而言,有没有流量,事关生死存亡。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盲目靠炒作博眼球,迟早会“翻车”。

被称为“打工人嘴替”的网红“王妈”,塌房了。人们发现,“王妈”网上拍短剧共情打工人,线下却压榨打工人。靠打工人的共情赢得流量,却最终在现实中因为脱离人设而翻车。


网红“王妈”相关话题此前登上微博热搜榜

更不用提5月21日,包括王红权星、鲍鱼家姐、柏公子等多名百万级网红全平台账号被封号、禁言。他们之所以被封号,就是因为账号定位于展示奢侈生活,打造炫富人设。

由此可见,无论是公众还是监管机构,对博眼球的内容,都很反感了。

网红经济已经悄然进入下半场,纵容靠博眼球得来的“流量捷径”,终究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今年3月底,小米雷军亲自上阵短视频,带货不出格,给人的感觉很真诚。

再往前,无论是淄博烧烤、尔滨现象还是今年的天水麻辣烫,流量也都向着共赢的方向发展。

所以,避免流量依赖和流量焦虑,并非鼓励人们彻底放弃流量。网红经济的红利,并非没有了,反而是向着更加高质量、更规范的方向发展了。

如何对流量“取之有道”?

以高质量内容提供正向情绪价值。流量说白了就是注意力、关注度,而谁情绪激烈、特立独行,谁天然更吸引关注。但情绪并非只有生气、嫉妒、焦虑等负面情绪,也可以是渴望、积极、认同感等正面情绪;“特殊性”并非只有“猎奇”,也可以是场景独特、产品有差异性。无论是直播界脱颖而出的董宇辉,还是这次端午火上热搜的赛龙舟,甚至草根出身但是歌声特别的郭有才,本质上,都体现了流量时代,用真诚一样能打动人、用正能量更能立住脚。

以高水平治理应对“泼天流量”。流量来了,接还是不接,向何种方向接?再普通的景点,如果一时之间人流量暴增,也难免有接待压力,极端考验地方治理能力和水平。人们不要只看到淄博、哈尔滨的火爆和热度,却忽略了当地政府和群众千方百计为游客服务、严格规范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努力。面对菏泽南站带来的“黑网红”流量,菏泽紧急刹车,有序引导,也是一种理性。

跳出流量赢口碑。一个人带火一座城,近年来,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但如果只是局限于这个人火了,就围绕这一个人、围绕这个人的职业做文章,显然是不够的。“尔滨现象”不只有“小土豆”,更是趁着热度把冰雪大世界、冻梨、驯鹿甚至全国的农业都“大摸底”了一番;而当年因丁真而火的理塘,更是趁热打铁,宣传当地特色、风情。即便今年的“成都迪士尼”,也因社区迅速行动,把一个“抽象”的狂欢点变成了一个有序疏导的网红点,甚至创作歌词的大凉山男孩诺米,其写给爷爷的歌《阿普的思念》也被央视文旅、凉山文旅“翻牌”作为地方宣传片的配乐,成就了一段回馈家乡的“佳话”。


四川文旅“安逸熊猫”亮相哈尔滨 媒体报道截图


前不久,有媒体发文认为,网红暴富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必须铲除“网红暴富”这颗毒瘤;还有媒体发现,一块小黑板分析“这个男孩能不能嫁”的情感咨询师越来越多,影响到一些人的择偶观。

网红经济不是洪水猛兽,但避免流量焦虑、流量依赖,确实还要让行业回归正常导向,不能纵容其野蛮生长。

成为网红很容易吗?民间歌手在路边的歌唱,一定不美吗?其实未必。然而若平台和地方不设置门槛,那流量的“特性”,就会导致底线越来越低,劣币驱逐良币。

一方面,网红绝非终南捷径。郭有才走红以前,拍视频已经很多年。而四川李子柒等,更是深耕精品内容,无论是视频剪辑创作还是田园劳作,都并非看起来那么诗意轻松。

不能让赚快钱的无底线网红毁灭行业甚至社会生态。无论是平台喊停菏泽当地的一些擦边直播,还是全网整治关停炫富账号、卖惨账号,监管已然常态化。

另一方面,引导城市直播者释放正向价值。为何很多路人会去菏泽南站围观郭有才直播?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属于大众的街边演唱会,听一听又何妨?而一个主播的直播水平,尤其是户外直播,究竟是赏心悦目的街头艺术,还是扰民的“群魔乱舞”,其实很容易判断。几年前成都推出“街头艺术表演”项目,以最乐观包容的心态面向街头艺人进行招募,街头艺人需要充分展示专业能力、通过面试,才能有序持证上岗。这样的方式,从根本上避免了“群魔乱舞”,也保留了一个城市属于大众的浪漫。


本期话题

流量是把双刃剑,你怎么看?评论区聊一聊~

撰文/ 刘志杰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