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想把钻井平台改成海上要塞!批评者质疑:建设和运营成本可能远超预期

2024-06-19 07:33:11来源:环球时报编辑:梁庆

美国海军近年来持续担心在辽阔的西太平洋地区缺乏足够的立足点,为此动员美国企业界和智库帮忙想招。美国著名舰船设计建造企业“吉布斯和考克斯”公司提出的“移动武库平台”(MODEP)就是专门为此设计的,旨在将闲置和多余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改装为全副武装的海上移动导弹和补给基地,提升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的军备和补给能力。但对于这种新概念平台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美国各界观点不一。

解决西太平洋基地不足难题

据美国《海军新闻》网站近日报道,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海空天2024”国防工业研讨会上,“吉布斯和考克斯”公司提出了这种全新的海上武装平台设计。该公司解决方案架构工程师兼作战系统部门经理戴夫·祖克向《海军新闻》介绍说:“我们的目标是找到针对西太平洋基地不足的解决方案。因为在这片辽阔的海域,没有足够的补给和导弹,无法让美国海军舰船长期在前沿位置部署。”

美国《防务新闻》此前曾多次提到,五角大楼担心随着解放军远程打击能力的提升,位于日本、韩国等第一岛链的美军基地战时生存力堪忧,一旦失去这些基地,美国海军舰艇将在西太平洋地区没有可用的立足点,只能从遥远的关岛甚至从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等地出发。根据祖克的描述,“移动武库平台”实际是一个大型浮岛基地,可以被安置在距离海岸最合适的地方,并独立运行12个月以上。根据设计,“移动武库平台”可以以5-8节的速度航行,每天航行约200海里,在不加油的情况下总航程为4000海里。“它在所有海况下都能保持稳定,包括在恶劣海况条件下”。此外“移动武库平台”还可提供6兆瓦-20兆瓦的额外动力、230万加仑的燃料容量以及8000吨的有效载荷能力。

相比美国海军新型舰艇设计和建造的费时费力,“吉布斯和考克斯”公司透露,已经选好了4-6个可以用于改装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采购这些平台的成本仅相当于新建一个类似弹道导弹防御舰船成本的10%。而且由于当前“石油市场供应过剩”,还存在更多可以用于改装的海上钻井平台,预计可以在约10年内转换为军用。

满足美海军急迫需求

报道称,“移动武库平台”针对美国海军当前对于弹道导弹防御和海上重新装填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借助商业海上平台的巨大空间和载重能力来解决这些问题。“吉布斯和考克斯”公司在“海空天2024”国防工业研讨会上还强调了改装后的海上平台与传统舰船相比,在防空和海上保障方面的能力。

该公司介绍说,改装后的“移动武库平台”首先是内部空间远大于常规水面舰艇,可以搭载大量武器执行美国海军迫切需要的防空或打击任务。它可以容纳多达512单元的MK-41垂直发射装置,相当于美国海军主力驱逐舰“阿利·伯克”级载弹量的5倍;它也可以容纳尺寸更大的MK-57垂直发射装置,后者安装在“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用于发射大型高超音速打击武器或弹道导弹等。

其次,“移动武库平台”的视野更好,因为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一般高度都在水线以上45-90米,是普通驱逐舰桅杆高度的2-4倍,在更高的高度架设各类雷达传感器可以获得“极佳的监视和能见范围”。其实此前美军的海基X波段预警雷达就已经在此方面取得成功。它是将用于识别和探测各种来袭弹道导弹的巨型雷达及配套设施安装在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上,排水量高达5万吨,能够根据需要部署到不同海域。此外,“移动武库平台”在执行弹道导弹防御任务时,也可以直接移植宙斯盾防空反导系统,极大降低了相关的风险和成本。报道还提到,日本也在考虑进行对海上钻井平台的类似改装,作为已取消的宙斯盾陆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替代方案。

更让美国海军心动的是,“移动武库平台”还可以作为海上前沿补给基地,能储备大量弹药、燃油和补给物资,为美国海军的水面战舰和核潜艇提供轮换、维修和补给以及为各类船舶进行海上加油。根据“吉布斯和考克斯”公司的介绍,“移动武库平台”配备两台能够起重100吨的起重机,可以为舰艇的垂直发射装置重新填装导弹。报道称,这种“海上弹药补充能力”是美国海军部长卡洛斯·德尔·托罗心心念念多年的“游戏规则改变者”。《防务新闻》描述称,在垂直发射装置再填装弹药时,需要精准地将导弹吊放到垂直发射单元里,这个过程非常容易受到大风、海浪和水流的影响,如今美国海军只能在平静的港口里才能完成相关操作。

托罗明确要求“优先恢复在海上重新填装战舰垂直发射系统的能力”,以“增强现有部队的前沿持久战斗力”。他此前曾在公开演讲中宣称,如果与中国发生冲突,美国海军的主力战舰只要进行一两次交战就会很容易地发射完所有导弹,然后只能离开战斗去重新补充——对于美国太平洋舰队而言,只有日本、关岛、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亚的少数港口具备为这些舰艇填装弹药的能力。然而“日本和关岛的海军基地可能会被解放军远程火力摧毁,或者处于不安全状态,在此补充弹药的船只将过于脆弱。到夏威夷重新装载弹药将意味着美军舰艇必须在两周或更长的时间内退出战斗,到加利福尼亚的航行更糟糕,横跨太平洋至少要花费三个星期的时间”。因此可以在太平洋前沿部署、并为美军舰艇垂直发射系统重新填装弹药的“移动武库平台”的这些特性,显然非常对美国海军的胃口。

美国海军官员赫鲁宁蒂亚斯·德西·普尔纳马萨里表示,随着中国继续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展示实力,“移动武库平台”这样的机动基地具有战略重要性。他强调说:“这些海上平台可以大幅降低陆基防御系统的风险和成本。”美国海军官员称,“移动武库平台”的扩展性强、性价比高,具有防御打击、后勤支持双重战略优势,可大幅度节省成本,为美海军提供全新部署模式,填补美海军在西太平洋地区武器与补给能力不足的空白,有效提高美海军战略投射能力与作战灵活性,增强美海军在西太平洋地区军事力量与作战持久性。

也面临诸多质疑

但作为一种应急色彩浓重的设计,“移动武库平台”也遭到诸多质疑。美国《防务邮报》称,将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改造成移动军事基地的想法多年来一直是争论的主题。此前有美国军事专家认为这样的海上平台面临各种政治和安全挑战,尤其是容易受到导弹袭击。还有批评者质疑这种海上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可能远超预期。美国《趣味工程》网站称,早在上世纪末的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海军就对于必须依赖盟友的基地感到不满,并设想建造部署在国际海域的海上浮动平台作为半永久性的军事要塞。但1999年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的研究报告否决了这种设想,因为它存在成本昂贵和容易遭到导弹攻击的明显弱点。2018年美国海军的相关研究也提到这类半永久性海上军事设施的弱点,尽管防空反导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提高这类海上平台的安全性,但能否对抗新一代反舰导弹的威胁还是未知数。

香港《亚洲时报》也注意到,日本方面的研究表明将反导系统安装在钻井平台上存在诸多问题。日本《朝日新闻》透露,由于海上天气变化多端和海洋高热高盐高湿环境带来的维护问题,保持反导系统的日常运行可能具有挑战性;在海上浮动平台上安装反导系统是前所未有的,可能导致巨额开支。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