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中国老工业基地加速向“新”

2024-08-23 17:05:10来源:新华社编辑:牛霄

在吉林化纤集团吉林国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工人们在车间内进行复合材料的生产(8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之滨,高速运转的智能化生产线、空旷的车间和繁忙的无人叉车,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制造业工厂人头攒动、机器轰鸣的固有印象。

然而,真正使之超越传统制造业的,是空中飞舞的白丝。这是吉林化纤集团生产的碳纤维原丝。

透明的聚丙烯腈纺丝溶液,穿过有成千上万个微米级小孔的喷丝板形成万千白丝。它们被转动的机械拉扯着向前,经历几十道工序,最后成为碳纤维原丝。经历氧化、碳化的千锤百炼,碳纤维原丝由洁白变为乌亮,成功蜕变为碳纤维。

碳纤维被誉为“新材料之王”,因其比钢强韧、比铝质轻、耐高温、耐腐蚀等卓绝性能,成为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的重要原材料。

“这一根根细过发丝的碳纤维体现了传统制造企业向新质生产力要发展的决心和能力。”吉林化纤集团副总经理庄晓东说。

在吉林化纤集团吉林国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拍摄的,该公司用复合材料制造的自行车样品(8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吉林化纤的故事要从60多年前讲起。时光回转至1964年,在吉林化纤集团的前身——吉林市人造纤维厂的纺练车间,一束洁白的银丝喷涌而出,标志建设近4年的人造棉生产线正式投产,东北人民的穿衣问题从此有了保障。

上世纪50年代末,在包含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的东北地区,中国布局了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民生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然而,在中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科技创新转化能力不足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东北地区传统制造业的优势逐步减弱。

没有例外,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巨大压力,摆在吉林化纤面前就两条路,要么改革创新,要么走向衰落。

在吉林化纤集团吉林国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拍摄的,使用该公司碳纤维材料制造的无人机成品(8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除了在普通化纤产品生产技术和种类上创新,吉林化纤将技术攻关的方向对准碳纤维原丝生产。当时,中国遭到技术封锁,全球碳纤维市场被美国、日本等国垄断。

2008年,吉林化纤基于数年生产实验的研发成果及生产腈纶纤维的成功经验,终于突破了碳纤维原丝生产的核心技术,2012年率先在国内实现了T300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规模化生产。

从那时起,吉林化纤以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脚步没有停歇:闯过碳纤维原丝生产“无中生有”的难关,企业坚持“有中生新”。

多年来,这家企业持续推进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不断以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性能,同时丰富产品规格,扩大生产规模。

在吉林化纤建成投产60年之际,干喷湿法T800级碳纤维正式发布,未来还将进一步向高端领域应用市场拓展。这家企业生产的碳纤维产品强度不断升级,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大部分国内生产的大型风电叶片。

回忆吉林化纤的“原丝战役”,庄晓东感慨:“改革创新让企业发展的路越走越宽。”碳纤维原丝国产化已将国际碳纤维原丝价格降低40%。

在吉林化纤集团吉林国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拍摄的,该公司制造的碳纤维跑车零部件(8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吉林化纤依托科技创新的产业升级之路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之路,也是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转段之路。

2023年,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在这里首次提出,如今已成为东北全面振兴的原动力,也引领着中国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的发展。

60年过去,化纤材料“老大哥”已成为拥有世界领先、中国最大碳纤维生产基地的“新贵”。

庄晓东介绍,借助涵盖纤维、能源、复合材料等领域9个企业研究所和拓展产学研协作,吉林化纤将目光投向下一场创新之战——研发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轻量化、轨道交通等领域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

吉林老工业基地的传统优势产业也在提升含“新”量。7月,中国一汽第6000万辆汽车暨第900万辆解放牌卡车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的智能工厂下线。近三年来,一汽累计突破870项关键核心技术,申请发明专利14086件。

同时,光电通信产业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吉林蓬勃发展,改变了人们对老工业基地“老、旧、沉”的固有印象。

总部位于长春的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108颗“吉林一号”卫星组成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为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灾害应对等领域提供高质量的遥感影像数据。长春长光辰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CMOS图像传感器,在工业检测、生命科学、天文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发挥作用。

吉林老工业基地向“新”振兴的背后是人才兴。2023年,吉林省人口经过13年的净流出转为净流入,人口跨省净流入4.34万人。2023年,高校毕业生留吉就业创业达13.3万人,留吉率创历史新高。

毛炳淇是一名研究生,7年前加入吉林化纤,并迅速成长为高级主管,带领团队攻克多个碳纤维原丝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仅2023年,他就参与了10多项攻关。“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毛炳淇说。

吸引和留住高质量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基。近年来,吉林化纤在完善引才机制上持续发力,不仅在待遇上做出调整,还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与吉林化工学院等多所高校共建了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研究院及现代产业学院。

新华社记者曹佩弦、金津秀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