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部分野生动物种群的不断扩大,构建人与野生动物相处新模式,系统应对人与野生动物冲突增多的挑战,显得愈发重要。
1、多部门共同发布陆生野生动物
致害防控工作方案
国家林草局等15部门共同发布了《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
既要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生产生活秩序,又要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2、科学评估动物种群和环境状况
专家建议,加强野生动物活动情况监测,对种群数量和环境容量进行科学评估,及时开展科学调控。
△近年来,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和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南京一些山林地区布设监测设备,利用红外相机,监测南京野生动物多样性。
对于局地种群数量较多,且适宜迁移的野生保护动物,可适当迁地保护。其中,野猪种群发展迅速,性情凶猛,破坏性大,是首先需要考虑控制的物种,可制定专门的调控处理方法。
△湖北十堰在郧阳区重要的设施农业大棚种植区域的四周建立隔离带,来减少野猪带来的损失。
除了定期开展种群调查,建立长期的监测网络外,专家建议开展生态恢复,修复物种之间食物链,发挥生态系统自我调控的能力。
3、健全相关保险体系
多地优化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努力维护受损群众的利益。
在11月18日的东北虎进村伤人事件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已启动保险理赔工作程序,协调保险公司派出工作组前往现场协助地方林草部门开展勘查工作。保险公司和乡政府已为受伤村民垫付了15万元前期治疗费用。
湖北十堰实施“野生动物肇事责险补偿保险”机制,目前已理赔2800起动物致损农作物事件,共计498万元。
与野生动物“狭路相逢”
如何逃生?
如果遭遇熊、老虎、野猪等体型较大的动物,该如何应对?
1. 不要大喊大叫或惊慌逃窜,否则野生动物可能会出于本能袭击人类。
2. 不要用石子、木棍等激怒野生动物,进而导致其产生袭击行为。
3. 不要装死,这种行为非但不能助你脱险,反而极有可能丧命。
4. 尽量不要背对它们,避免被其袭击,可慢慢后退,保持足够的距离。
5. 如发现它们有发起攻击的迹象,要尽快找到隐蔽的地方(障碍物、树木等)躲藏。
6. 若受到攻击,可用物品或手臂护住自己的头部和颈部,蜷缩身体。
如遇野生动物
千万不要好奇靠近
更不要尝试投喂或抚摸
如发现其有攻击倾向
需尽快找隐蔽处躲藏